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宝宝黄疸值多少为正常

| 1人回答 | 2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宝宝黄疸值多少为正常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芸
李芸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宝宝生理性黄疸的界限为足月儿小于12.9毫克每分升,早产儿小于15毫克每分升。宝宝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的特点,会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以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的因为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的黄疸,可不用处理,黄疸能自行的消退。其特点是宝宝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一般是在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早产儿黄疸多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每日的血清胆红素升高小于5毫克每分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生理性黄疸始终是一个排除性诊断,必须排除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各种原因,才可以确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粪便中有白色粘液

粪便中出现白色粘液可能与饮食刺激、肠道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因素有关。白色粘液通常由肠道黏膜分泌过多或炎症反应导致,可能伴随腹痛、腹泻、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粪便常规、肠镜等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治疗。

1、饮食刺激

短期内摄入过量辛辣食物、酒精或变质食物可能刺激肠黏膜分泌粘液。这类情况通常无其他不适,调整饮食后粘液可自行消失。日常需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适当补充温水缓解胃肠刺激。

2、肠道功能紊乱

长期精神紧张或作息紊乱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异常,黏液分泌增多。症状多表现为间歇性腹部隐痛伴粘液便,可通过规律作息、腹部热敷改善。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菌群。

3、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可能与内脏高敏感性有关,典型症状为腹痛与排便后缓解,粪便常带白色黏液。患者需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诱因,配合心理疏导。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片缓解痉挛。

4、细菌性痢疾

志贺菌感染引发的肠道炎症会导致脓血黏液便,伴有发热、里急后重感。确诊需粪便培养,治疗需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患病期间须隔离餐具,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

5、溃疡性结肠炎

自身免疫异常引起的慢性结肠炎症,黏液脓血便为典型表现,肠镜可见黏膜糜烂。需长期使用美沙拉秦肠溶片控制炎症,重症可能需注射英夫利西单抗。患者应保持低渣饮食,定期监测血常规。

日常需观察排便频率与粘液量的变化,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物掩盖病情。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苹果,减少高脂饮食。若粘液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体重下降、发热等症状,须立即消化内科就诊。检查前3天避免食用动物血制品以免干扰隐血试验结果。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