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新生儿幽门狭窄可通过喂养调整、药物治疗、球囊扩张术、幽门肌切开术等方式治疗。该病主要由先天性肌层肥厚、神经发育异常、遗传因素及胃酸刺激等原因引起。
1、喂养调整:采用少量多次喂养方式,选择稠厚配方奶以减少呕吐。家长需保持婴儿竖立体位30分钟以上,避免平躺诱发反流。
2、药物治疗:阿托品可降低幽门平滑肌痉挛,奥美拉唑减少胃酸分泌,红霉素促进胃肠蠕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剂、口服混悬液或肠溶片等剂型。
3、球囊扩张术:通过内镜引导扩张狭窄部位,创伤较小但可能复发。适用于轻度肥厚或手术高风险患儿,需重复进行2-3次。
4、幽门肌切开术:腹腔镜下切断肥厚肌层是根治性方案,手术时间约1小时,术后2天可恢复喂养。家长需注意观察切口感染迹象。
建议母乳喂养母亲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术后定期复查超声监测恢复情况,出现喷射性呕吐需立即就医。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雾化吸入、环境控制、免疫调节等方式缓解。
1、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或腺病毒感染是主要诱因,表现为咳嗽伴喘息。建议家长保持室内通风,医生可能开具利巴韦林颗粒、干扰素α喷雾剂等抗病毒药物。
2、细菌感染:肺炎链球菌等继发感染会导致脓痰,需血常规检查确认。家长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治疗。
3、过敏反应:尘螨或花粉过敏易引发气道高反应,常伴眼鼻瘙痒。家长需清除过敏原,医生可能推荐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配合氯雷他定糖浆。
4、环境刺激:被动吸烟或冷空气刺激诱发黏膜水肿,出现犬吠样咳嗽。建议家长安装空气净化器,必要时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
患病期间家长应保证患儿每日饮水,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呼吸急促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