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 月经不调

阴道一直流血,吃了排血药后血色偏红是来月经吗

|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问题描述:
我今年23岁,之前月经一直是算规律的,5月30号是最后一次正常的月经,从6月26号到现在一直流少量褐色或偏黑色血液。去了医院检查,第一次医生开了些止血的药,吃完还是有,又去医院,医生开了益母草颗粒和冲剂,是排血的药,吃了三天了,今天血偏红色些了,我想知道这是来月经了,还是排的淤血??怎么去分辨我是不是来月经了呢?另外就是,那个医生开的药是正确的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魏碧荷
魏碧荷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你好根据你这种情况经血是褐色和黑色的,这是月经不调的一种表现,且益母草颗粒也是具有调经的作用,是可以吃的。你好月经期间忌辛辣、冰冷等食物,平时普通饮食即可。月经过后建议多吃动物肝脏、排骨汤等含有营养价值丰富的物质,也具有补血的作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子宫内膜息肉的检查项目

子宫内膜息肉可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病理检查、磁共振成像等方式确诊。子宫内膜息肉可能与内分泌失调、炎症刺激、雌激素水平过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月经量增多、不孕等症状。

1、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是初步筛查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之一,医生通过触诊和视诊观察子宫形态及宫颈情况。若发现子宫增大或宫颈口有赘生物,可能提示存在息肉。该检查无创且操作简便,但无法明确息肉具体位置和性质,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认。

2、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及息肉形态,典型表现为宫腔内高回声团块伴血流信号。超声检查对直径超过5毫米的息肉检出率较高,可评估息肉数量、大小及基底宽度,是诊断的首选无创手段。但对于黏膜下肌瘤等类似病变需结合其他检查鉴别。

3、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能直接观察宫腔形态并取活检,是诊断金标准。检查时可见粉红色赘生物突出于内膜表面,表面血管分布规则。该检查可同步进行息肉切除,但属于侵入性操作,可能存在感染、子宫穿孔等风险,需严格无菌操作。

4、病理检查

通过宫腔镜或诊刮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分析,可明确息肉性质并排除恶变。典型病理表现为腺体扩张、间质纤维化和厚壁血管增生。该检查对鉴别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等疾病具有决定性意义,但需配合其他检查定位取材。

5、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能多平面显示息肉与肌层关系,尤其适用于超声难以鉴别的黏膜下肌瘤。T2加权像上息肉呈中等信号,增强扫描可见轻度强化。该检查无辐射且软组织分辨率高,但费用较高,通常作为二线检查手段。

确诊子宫内膜息肉后,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高雌激素食物如蜂王浆,适量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内膜修复。术后1个月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复发情况。若出现持续腹痛或异常出血需及时复诊,合并贫血者应增加含铁食物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等。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