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热射病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脑水肿、急性肾损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横纹肌溶解症等并发症。热射病是一种严重的中暑类型,需立即就医处理。
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热射病可能导致多个器官功能衰竭,常见于心脏、肝脏和肺部。高温环境下,人体核心温度升高,细胞损伤加剧,器官功能逐渐丧失。心脏可能出现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肝脏功能异常表现为黄疸和凝血功能障碍,肺部则可能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需在重症监护室进行综合支持,包括机械通气和血液净化。
2、脑水肿
热射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可引发脑水肿,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模糊甚至昏迷。高温导致血脑屏障破坏,脑细胞水分积聚,颅内压升高。需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同时配合低温治疗控制脑部温度。严重时可能遗留认知功能障碍或癫痫等后遗症。
3、急性肾损伤
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导致脱水,肾脏血流减少,肌红蛋白尿进一步损伤肾小管,引发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出现少尿、无尿及血肌酐升高。治疗需及时静脉补液,必要时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早期干预可降低慢性肾脏病发生概率。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热射病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可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和凝血因子消耗。表现为皮肤瘀斑、穿刺部位出血或内脏出血。实验室检查显示血小板减少和凝血时间延长。治疗需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同时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5、横纹肌溶解症
高温直接损伤肌肉细胞,导致肌酸激酶显著升高和肌红蛋白尿。患者出现肌肉疼痛、无力和茶色尿。大量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可能加重肾损伤。治疗需充分补液碱化尿液,必要时进行血液滤过。早期发现可预防急性肾衰竭发生。
预防热射病并发症需避免高温环境下剧烈活动,及时补充含电解质饮品。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处降温。有慢性疾病或服用利尿剂等药物者更需注意防暑。夏季户外工作应安排合理休息时间,穿戴透气防晒衣物,必要时使用降温设备。若发现意识障碍或高热不退,须立即呼叫急救车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