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孩子呕吐不止应该怎么治疗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孩子呕吐不止应该怎么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孩子呕吐不止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使用止吐药物、治疗原发疾病、静脉补液等方式治疗。孩子呕吐不止通常由饮食不当、胃肠感染、食物中毒、肠梗阻、脑膜炎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孩子呕吐后需暂停进食4-6小时,待呕吐缓解后给予少量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之后可尝试喂食米汤、稀粥等清淡流质食物,避免油腻、高糖及刺激性食物。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可继续哺乳,但需减少单次哺乳量并增加哺乳频率。若呕吐反复发作,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

2、补充水分

频繁呕吐易导致脱水,可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溶液,每次5-10毫升,间隔10-15分钟。观察孩子尿量、口唇湿润度及精神状态,若出现尿量减少、哭时无泪、前囟凹陷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避免直接饮用含糖饮料或果汁,可能加重胃肠负担。

3、使用止吐药物

对于持续不缓解的呕吐,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混悬液、盐酸昂丹司琼口崩片或甲氧氯普胺片等止吐剂。这些药物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或5-羟色胺受体抑制呕吐反射,但需注意2岁以下婴幼儿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4、治疗原发疾病

若呕吐伴随发热、腹泻可能为胃肠型感冒或轮状病毒感染,需对症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急性阑尾炎患儿会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呕吐,需急诊手术切除。脑膜炎患儿除喷射性呕吐外,多有颈强直、嗜睡等症状,需腰椎穿刺确诊并住院治疗。

5、静脉补液

中重度脱水患儿需住院接受静脉补液治疗,常用0.9%氯化钠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按比例配制,同时监测电解质水平。对于幽门狭窄等机械性梗阻患儿,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后需行幽门环肌切开术。严重呕吐导致代谢性碱中毒时,需静脉补充氯化钾溶液。

家长需保持孩子侧卧位防止误吸,记录呕吐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恢复期逐渐增加饮食种类,从淀粉类食物过渡到正常饮食。注意手卫生及餐具消毒,避免交叉感染。若呕吐物含血丝、胆汁或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意识改变、抽搐等危重症状,须立即送医急救。定期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预防病毒性胃肠炎引起的呕吐。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孩子太晚添加辅食有哪些危害

孩子太晚添加辅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咀嚼能力发育迟缓、过敏风险增加等问题。辅食添加过晚主要与错过味觉敏感期、铁锌缺乏、口腔运动功能滞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生长迟缓、挑食偏食、语言发育延迟等症状。

1、营养不良

母乳或配方奶在婴儿6月龄后难以满足铁、锌等微量元素需求。延迟添加辅食会导致缺铁性贫血风险显著上升,可能出现皮肤苍白、易疲劳等症状。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强化铁米粉、红肉泥等作为初期辅食,同时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

2、咀嚼障碍

7-9月龄是口腔肌肉发育关键期,缺乏固体食物刺激可能影响下颌骨发育。这类儿童常表现为吞咽困难、流涎增多,后期可能出现构音障碍。家长需循序渐进引入碎末状食物,如蒸熟的胡萝卜粒、香蕉块等,帮助建立咀嚼模式。

3、过敏风险

免疫耐受窗口期在4-6月龄,过晚接触异源蛋白可能增加食物过敏概率。临床常见鸡蛋、小麦过敏引发的湿疹或腹泻。建议家长在医生监督下采用三天一种类原则引入易致敏食物,如蛋黄泥、低敏米粉等。

4、认知滞后

辅食添加与神经发育密切相关,锌铁缺乏可影响脑细胞分化。这类儿童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发育迟缓。家长应提供富含DHA的鱼类辅食,如三文鱼泥,并配合儿保科进行发育评估。

5、喂养困难

错过味觉敏感期会导致后期拒食新食物,形成顽固性挑食。表现为抗拒固体食物、进食时间过长。家长需创造愉快进食环境,从甜味蔬菜泥如南瓜泥开始,逐步过渡到多样化饮食。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满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初期选择强化铁食物,每新增一种食物观察3天。家长应记录进食反应,定期测量体重身高,若发现生长曲线下滑、持续拒食或过敏症状,须及时就诊儿童营养门诊。注意避免过早引入果汁、蜂蜜等高风险食物,保持辅食添加与母乳喂养的合理衔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