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琥乙红霉素干混悬剂治疗小儿咳嗽的效果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琥乙红霉素干混悬剂治疗小儿咳嗽的效果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琥乙红霉素干混悬剂可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小儿咳嗽,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琥乙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针对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导致的呼吸道炎症,能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

1、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感染是儿童咳嗽的常见原因,患儿可能出现阵发性干咳、低热等症状。琥乙红霉素干混悬剂通过抑制病原体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临床常用规格为每包含琥乙红霉素0.1克。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胃肠不适,建议餐后服用。需注意与阿奇霉素颗粒、罗红霉素颗粒等大环内酯类药物存在交叉耐药性。

2、急性支气管炎

细菌性支气管炎患儿常有黏液痰、喘息等表现。琥乙红霉素干混悬剂对溶血性链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效,使用前需摇匀配制。治疗期间可配合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或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若合并病毒感染需联用抗病毒药物。

3、百日咳

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痉挛性咳嗽,琥乙红霉素可作为首选药物之一。用药需完成全程治疗,配合免疫接种预防复发。重症患儿可能需要红霉素注射液静脉给药,或使用镇咳药如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

4、鼻窦炎继发咳嗽

鼻窦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可引起慢性咳嗽。琥乙红霉素干混悬剂联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效果较好,必要时可加用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避免与含铝/镁的抗酸剂同服影响吸收。

5、预防性使用

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医生可能阶段性使用小剂量琥乙红霉素干混悬剂。需定期评估肝肾功能,观察是否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治疗期间建议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儿童咳嗽病因复杂,家长不可自行用药。使用琥乙红霉素干混悬剂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治疗期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量饮用温水稀释分泌物。若咳嗽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呼吸急促、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注意观察患儿用药后食欲及精神状态变化,避免与其他药物混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做完扁桃体手术后异常疼痛为什么?

扁桃体手术后异常疼痛可能与手术创伤、神经敏感、感染等因素有关。扁桃体切除术会直接损伤咽喉部黏膜及周围组织,术后创面暴露、吞咽动作刺激以及炎症反应均可导致疼痛加剧。

1、手术创伤

扁桃体切除术需剥离扁桃体被膜,术中电凝或缝合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术后创面形成白色伪膜覆盖,黏膜下神经末梢暴露,吞咽时肌肉牵拉会直接刺激创面。疼痛多集中于术后1-3天,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栓剂等镇痛药物,避免进食过热或坚硬食物。

2、神经敏感

舌咽神经分支分布于扁桃体区域,手术操作可能导致神经末梢异常敏感。部分患者会出现放射性耳痛,表现为咽喉与耳部联动性刺痛。这种情况通常持续2-5天,可通过冰敷颈部、使用利多卡因喷雾局部麻醉缓解。若疼痛超过1周需排除神经损伤。

3、创面感染

术后伪膜脱落期易继发细菌感染,常见致病菌为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时疼痛呈搏动性加剧,伴随发热、口臭及颈部淋巴结肿大。需就医进行创面分泌物培养,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清洁口腔。

4、肌肉痉挛

咽喉部肌肉因手术刺激可能发生反射性痉挛,表现为持续性钝痛伴吞咽梗阻感。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温凉流食,避免突然转头动作。严重时可短期使用盐酸替扎尼定片缓解肌紧张,配合颈部轻柔按摩。

5、伪膜脱落

术后5-7天伪膜开始脱落,暴露出新生肉芽组织,此时接触食物或唾液会产生烧灼样疼痛。此阶段需加强口腔护理,使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黏膜修复,疼痛明显者可临时含服苯佐卡因含片。

术后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常温流质或软食如米汤、蒸蛋等,避免酸辣刺激性食物。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减少局部充血,用生理盐水喷雾保持咽喉湿润。若疼痛持续加重、出现出血或发热超过38.5℃,需立即返院复查。术后2周内禁止剧烈运动或用力咳嗽,通常14-21天创面可完全愈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