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酶在正常使用下通常安全,但过量或不当使用可能引起胃肠不适、过敏反应等副作用。酶制剂的使用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长期滥用。
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广泛用于医疗和保健领域。消化酶如胰酶肠溶胶囊可帮助改善消化不良,但过量服用可能导致腹泻、腹痛或恶心。部分人群对酶成分过敏,使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肿或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长期滥用酶制剂可能干扰人体自身酶的分泌功能,导致依赖性。某些特殊酶如溶菌酶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增加出血风险。使用酶制剂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使用酶制剂前应咨询医生,明确适应证和禁忌证。避免空腹服用酶制剂以减少胃肠刺激,服药期间出现皮疹或不适需立即停药就医。日常饮食中可通过菠萝、木瓜等天然食物获取消化酶,减少对补充剂的依赖。储存酶制剂需避光防潮,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保存。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或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酶类产品需格外谨慎。
烧伤后可能出现感染、休克、器官功能障碍、瘢痕增生及心理障碍等并发症。烧伤程度越深、面积越大,并发症风险越高。
1、感染
烧伤后皮肤屏障受损,创面暴露易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病原体侵袭,表现为创面脓性分泌物增多、周围红肿热痛。需定期清创消毒,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磺胺嘧啶银乳膏等外用抗菌药物,严重时需静脉注射头孢呋辛钠注射液。
2、休克
大面积烧伤后大量血浆渗出可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尿量减少。早期需快速补液维持循环稳定,监测中心静脉压,必要时使用多巴胺注射液提升血压。休克期可能合并急性肾损伤,需限制高钾食物摄入。
3、器官功能障碍
严重烧伤可能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激性溃疡等。肺部并发症多见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需机械通气支持。胃肠黏膜缺血可致呕血黑便,需静脉注射奥美拉唑钠注射液抑制胃酸。
4、瘢痕增生
深Ⅱ度以上烧伤愈合后易形成增生性瘢痕,伴瘙痒、挛缩畸形。需早期使用硅酮凝胶敷料加压治疗,关节部位需佩戴矫形器预防功能障碍。瘢痕体质者可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软化瘢痕。
5、心理障碍
毁容或功能残疾可能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患者易出现睡眠障碍、社交回避,需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如盐酸帕罗西汀片改善焦虑情绪。建议家属参与康复训练,帮助重建生活信心。
烧伤后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恢复期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蛋,促进组织修复。定期复查监测肝肾功能,瘢痕增生期坚持使用医用弹力套加压。出现发热、创面恶臭等感染征兆时须立即就医。心理康复可通过专业咨询、病友互助等方式逐步适应外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