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霞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登革热病毒感染主要是通过被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所致,尤其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这类蚊虫通常栖息在温暖潮湿的地区,登革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常见。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大量复制,侵害多个器官,导致一系列不适症状。
1. 传播途径
登革热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蚊虫叮咬传播。尤其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在日常生活中,它们通常在清晨和黄昏活动频繁。如果周围有积水环境,比如花盆托盘、旧轮胎、瓶罐存水等,这类蚊虫容易繁殖。保持环境卫生、清除积水,是防止登革热的关键。
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也有可能被病毒感染。例如,医护人员在处理患者时不小心接触到血液,就有感染风险,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2. 易感人群
登革热容易影响儿童和青壮年,而老年人发病相对较少。孕妇感染登革热后,可能病情更严重,尤其是重症登革热,病死率会有所上升。这是因为孕妇免疫力较弱,病毒更容易在体内迅速复制,导致病情加重。孕妇应格外注意防蚊措施,比如穿长袖衣物、使用蚊帐等。
3. 潜伏期与症状
登革热的潜伏期通常为5到7天,少数情况下会超过10天。发病初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同时伴随头痛、眼眶痛、肌肉和关节酸痛。这些症状常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高烧,并伴有寒战现象。
登革热还有一些典型的表现:
4. 治疗与应对方法
登革热没有特效药物,但需要对症治疗,以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
如何预防登革热?
预防登革热的关键在于防蚊和灭蚊:
1、清除积水:及时倒掉室内外的积水容器,减少蚊虫滋生。
2、使用防蚊工具:睡觉时使用蚊帐,外出时涂抹驱蚊液,穿长袖长裤。
3、避免蚊虫高峰时外出:清晨和傍晚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降低被叮咬的风险。
4、注意居住环境:安装纱窗、纱门,确保家中通风防蚊。
登革热虽然危害较大,但只要及时发现症状并科学应对,同时做好预防措施,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特别是在登革热高发季节,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蚊虫叮咬,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