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新生儿黄疸可通过调整喂养频率、增加日光照射、监测胆红素水平、必要时蓝光治疗等方式护理。新生儿黄疸通常由胆红素代谢不成熟、母乳喂养不足、溶血性疾病、感染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频率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次数至每天8-12次,促进胆红素通过粪便排出。母乳不足时需补充适量配方奶,避免脱水加重黄疸。
2、增加日光照射每天在早晚温和阳光下暴露婴儿四肢10-15分钟,需避开强光时段并保护眼睛。自然光中的蓝光波段有助于分解皮下胆红素。
3、监测胆红素水平家长需每日观察黄疸扩散范围,若蔓延至手足心或持续超过两周,应立即检测经皮胆红素值。病理性黄疸需每小时记录哺乳量及大小便次数。
4、蓝光治疗当胆红素超过安全阈值时,医生会采用特定波长的蓝光照射治疗。治疗期间家长需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婴儿眼部防护和体温监测。
护理期间家长应记录婴儿精神状态、吸吮力及体重变化,避免包裹过厚影响观察,出现嗜睡或拒奶等异常需急诊处理。
小孩子晚上咳嗽可通过调整睡姿、保持空气湿润、避免过敏原、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夜间咳嗽通常由鼻后滴漏、过敏反应、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等原因引起。
1、调整睡姿抬高床头或侧卧可减少鼻部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家长需观察孩子是否伴随鼻塞或打鼾,若存在可暂时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
2、空气湿润干燥空气会加剧气道敏感。建议家长在卧室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避免冷空气直接吹拂,同时定期清洁空调滤网减少粉尘刺激。
3、避免过敏原尘螨、宠物皮屑等是常见诱因。家长需更换防螨床品,移除毛绒玩具,夜间关闭窗户防止花粉进入。若咳嗽伴皮疹或喘息需排查过敏。
4、药物治疗细菌感染需遵医嘱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过敏性咳嗽可用氯雷他定糖浆,哮喘性咳嗽需布地奈德雾化。禁止自行使用镇咳药掩盖症状。
持续两周以上的夜间咳嗽或伴随发热、呼吸困难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儿科或呼吸科就诊排查肺炎、哮喘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