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幽门螺旋杆菌会导致胃溃疡吗

| 1人回答 | 4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幽门螺旋杆菌会导致胃溃疡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导致胃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胃溃疡的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使用、胃酸分泌异常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积极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蚀作用增强,从而引发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还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多,进一步加重胃黏膜损伤。长期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胃溃疡的发生概率明显增高。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是治疗胃溃疡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有效降低胃溃疡的复发率。

除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外,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也是导致胃溃疡的常见原因。非甾体抗炎药会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增加胃溃疡的风险。胃酸分泌异常、吸烟、饮酒、精神紧张等因素也可能参与胃溃疡的发生发展过程。胃溃疡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规律饮食和良好心态。

胃溃疡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抑制胃酸分泌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保护胃黏膜的胶体果胶铋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以及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等。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评估疗效。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共用餐具,减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机会。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骨关节炎的中药治疗方法是什么

骨关节炎可通过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灸疗法、推拿疗法、中药熏洗等方式治疗。骨关节炎通常与肝肾不足、气血瘀滞、风寒湿邪侵袭、痰湿阻滞、筋骨失养等因素有关。

1、中药内服

中药内服是治疗骨关节炎的常用方法,适用于肝肾不足、气血瘀滞等证型。常用方剂包括独活寄生汤、补肾壮筋汤、身痛逐瘀汤等。独活寄生汤由独活、桑寄生、杜仲等组成,具有祛风湿、补肝肾的功效。补肾壮筋汤包含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等药物,可滋补肝肾、强筋健骨。身痛逐瘀汤含有当归、红花、桃仁等成分,能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中药内服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调整用药。

2、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通过皮肤吸收药物成分,直接作用于病变关节。常用外敷药物包括活血止痛膏、伤湿止痛膏、消痛贴膏等。活血止痛膏含有川芎、白芷、冰片等成分,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伤湿止痛膏由生川乌、生草乌、薄荷脑等组成,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作用。消痛贴膏包含辣椒素、樟脑等成分,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外敷药物可能出现皮肤过敏反应,使用前应做皮肤测试。

3、针灸疗法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关节功能。常用穴位包括膝眼、阳陵泉、足三里等。膝眼穴位于膝关节两侧凹陷处,针刺可缓解膝关节疼痛。阳陵泉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针刺能疏肝利胆、通络止痛。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具有健脾益气、通经活络的功效。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自行施针造成损伤。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晕针、局部出血等反应。

4、推拿疗法

推拿通过手法作用于关节周围组织,改善血液循环和关节活动度。常用手法包括揉法、按法、滚法等。揉法用掌根或拇指在关节周围做环形运动,可放松肌肉、缓解疼痛。按法用拇指或掌根按压穴位,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滚法用手背在关节周围滚动,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推拿力度应适中,避免暴力操作加重损伤。急性炎症期或皮肤破损处不宜推拿。

5、中药熏洗

中药熏洗利用药物蒸汽和药液作用于患处,具有温经通络、祛风除湿的作用。常用药物包括艾叶、红花、伸筋草等。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红花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伸筋草可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熏洗时将药物煎煮后,先用蒸汽熏蒸患处,待药液温度适宜后再浸泡或擦洗。熏洗时间不宜过长,避免烫伤皮肤。皮肤过敏或破损者禁用。

骨关节炎患者除中药治疗外,应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受凉受潮。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可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饮食上可适量食用黑豆、核桃、山药等具有补肾强骨作用的食物。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评估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