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结肠癌患者是否适合手术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评估,通常肿瘤广泛转移、心肺功能严重不全、凝血功能障碍、高龄体弱无法耐受麻醉及手术创伤的患者不适合手术。结肠癌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
1、肿瘤广泛转移
结肠癌发生肝脏、肺部、腹膜等远处器官多发转移时,手术难以彻底切除病灶,此时手术获益有限。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腹痛腹胀、消瘦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可通过CT、PET-CT等检查明确转移范围。治疗以全身化疗为主,可联合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等控制病情进展。
2、心肺功能不全
严重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会导致患者无法耐受全身麻醉和手术创伤。术前需通过肺功能检查、心脏彩超等评估手术风险,这类患者活动后常出现胸闷气促、下肢水肿等症状。治疗应优先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采用支架置入等微创介入治疗改善心肺功能。
3、凝血功能障碍
血友病、肝硬化失代偿期、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等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会增加术中术后大出血风险。患者可能有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表现,需通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检测评估。治疗需纠正凝血功能,如输注凝血因子、新鲜冰冻血浆等,必要时考虑放疗等非手术治疗。
4、高龄体弱
80岁以上合并多种慢性病的衰弱患者,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高。这类患者常存在营养不良、肌少症等问题,表现为行走困难、反复跌倒等。治疗以营养支持、疼痛管理为主,可考虑肠梗阻支架置入等姑息治疗缓解症状。
5、急性肠梗阻
肿瘤导致完全性肠梗阻伴严重电解质紊乱、感染性休克时,急诊手术风险极高。患者可出现剧烈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腹部CT可见肠管扩张积液。治疗应先纠正休克和电解质紊乱,待病情稳定后评估手术指征,必要时行肠造瘘术解除梗阻。
结肠癌患者无论是否适合手术,均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奶,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根据体力状况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保持造瘘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出现腹痛加重、便血等症状及时就医。家属需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