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化疗后白细胞多少正常

| 1人回答 | 8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化疗后白细胞多少正常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健鹏
陈健鹏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化疗后白细胞计数一般在3.5-9.5×10⁹/L范围内属于正常。化疗可能导致骨髓抑制,引起白细胞减少,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并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化疗药物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生成减少。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时,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化疗后第7-14天通常是白细胞最低的时期,之后会逐渐恢复。轻度白细胞减少为3.0-3.5×10⁹/L,中度减少为2.0-3.0×10⁹/L,重度减少低于2.0×10⁹/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0×10⁹/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需要特别注意防护。

白细胞减少程度与化疗方案、药物剂量、患者年龄和基础疾病有关。含铂类、紫杉类等药物的化疗方案更容易引起白细胞下降。老年患者、既往接受过放疗或多次化疗的患者骨髓储备功能较差,白细胞下降可能更明显。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白细胞恢复可能较慢。

化疗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豆制品等。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减少感染机会。定期复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明显降低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药物促进白细胞恢复,必要时调整化疗方案或推迟下一周期化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溶血性贫血跟地中海贫血有什么区别

溶血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是两种不同的贫血类型,前者由红细胞破坏加速引起,后者属于遗传性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疾病。

1、病因差异

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包括免疫因素、感染、药物反应或机械性损伤红细胞等后天获得性原因,也可能与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有关。地中海贫血则是由珠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疾病,父母携带缺陷基因可能遗传给子女。

2、发病机制

溶血性贫血的核心是红细胞在血管内或脾脏中过早破坏,血红蛋白释放入血。地中海贫血因珠蛋白链合成不足,导致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结构异常,引发无效造血和溶血现象。

3、临床表现

溶血性贫血常见急性发作性黄疸、浓茶色尿、脾肿大,可能伴随寒战发热。地中海贫血多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苍白、生长发育迟缓、特殊面容,重型患者可能出现骨骼畸形和肝脾显著肿大。

4、实验室检查

溶血性贫血实验室特征包括网织红细胞增高、间接胆红素升高、结合珠蛋白降低。地中海贫血可见靶形红细胞,血红蛋白电泳显示异常血红蛋白带,基因检测可明确分型。

5、治疗原则

溶血性贫血需针对病因治疗,如免疫性溶血采用糖皮质激素,感染相关溶血需控制感染。地中海贫血轻症无须治疗,中重型需定期输血配合祛铁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方法。

两种贫血患者均需避免感染和氧化应激因素,保证均衡营养摄入,地中海贫血患者须进行遗传咨询。定期监测血常规和铁代谢指标,出现贫血加重或并发症需及时血液科就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