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发烧39℃多是否需要打针需根据具体病情决定,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药物降温控制,少数严重感染或并发症需注射治疗。体温超过39℃可能与病毒性感冒、细菌感染、中暑、免疫性疾病、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
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以口服退烧药为主,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连花清瘟胶囊等。同时配合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保持室内通风。适当补充电解质水或淡盐水,避免脱水。观察是否有咳嗽、咽痛等伴随症状,若48小时内无缓解需就医。
出现持续高热伴寒战、意识模糊、皮疹或抽搐时,可能存在脓毒血症、脑膜炎等严重情况,此时需立即就医接受注射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用阿奇霉素等治疗。婴幼儿、孕妇或慢性病患者出现39℃以上发热,因易发生热性惊厥或器官损伤,建议尽早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输液或肌肉注射退热药物。
发热期间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每2小时监测体温变化。饮食选择小米粥、藕粉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重代谢负担。体温下降后仍须观察72小时,防止出现肺炎等继发感染。若反复发热超过3天或体温持续超过40℃,无论是否用药均需急诊处理,必要时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