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发烧39℃多要不要打针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发烧39℃多要不要打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发烧39℃多是否需要打针需根据具体病情决定,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药物降温控制,少数严重感染或并发症需注射治疗。体温超过39℃可能与病毒性感冒、细菌感染、中暑、免疫性疾病、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

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以口服退烧药为主,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连花清瘟胶囊等。同时配合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保持室内通风。适当补充电解质水或淡盐水,避免脱水。观察是否有咳嗽、咽痛等伴随症状,若48小时内无缓解需就医。

出现持续高热伴寒战、意识模糊、皮疹或抽搐时,可能存在脓毒血症、脑膜炎等严重情况,此时需立即就医接受注射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用阿奇霉素等治疗。婴幼儿、孕妇或慢性病患者出现39℃以上发热,因易发生热性惊厥或器官损伤,建议尽早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输液或肌肉注射退热药物。

发热期间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每2小时监测体温变化。饮食选择小米粥、藕粉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重代谢负担。体温下降后仍须观察72小时,防止出现肺炎等继发感染。若反复发热超过3天或体温持续超过40℃,无论是否用药均需急诊处理,必要时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开放性颅脑损伤严重吗

开放性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疾病,可能导致生命危险或长期功能障碍。其严重程度取决于损伤部位、范围和是否伴随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治疗包括紧急处理、手术修复和长期康复。 1、出血风险:开放性颅脑损伤常伴随颅内或颅外出血,可能导致脑组织受压或功能障碍。紧急处理包括止血、输血和监测生命体征。手术治疗如开颅减压术可用于清除血肿和修复损伤组织。 2、感染风险:开放性伤口易受细菌感染,可能引发脑膜炎或脑脓肿。预防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1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同时彻底清创和缝合伤口。 3、神经损伤:损伤可能直接破坏脑组织或神经纤维,导致运动、感觉或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认知训练,以促进功能恢复。 4、颅内压增高:损伤后可能出现脑水肿或出血,导致颅内压增高,危及生命。治疗包括使用甘露醇250ml静脉注射降低颅内压,必要时进行开颅减压术。 5、长期后遗症:部分患者可能遗留癫痫、偏瘫或认知障碍等后遗症。长期管理需定期复查、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以改善生活质量。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护理需注重饮食调理、适度运动和伤口护理。饮食应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如鸡蛋、鱼肉和新鲜蔬菜,以促进组织修复。运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剧烈活动。伤口护理需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换药,预防感染。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