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小儿惊厥时应重点观察发作持续时间、体温变化、意识状态、肢体动作特征及伴随症状。惊厥是儿童神经系统常见急症,多由高热、电解质紊乱、颅内感染等因素诱发,需及时识别关键体征以指导后续处理。
1、发作持续时间
惊厥发作超过5分钟可能发展为癫痫持续状态,需立即就医。短暂发作后自行缓解的,仍需记录具体时长。持续状态会引发脑缺氧损伤,是判断病情危重程度的核心指标。
2、体温变化
高热惊厥患儿需监测腋温变化,38.5℃以上易诱发抽搐。发热初期体温骤升阶段风险最高,退热后仍可能反复发作。非发热性惊厥需排除低钙血症等代谢因素。
3、意识状态
观察是否伴意识丧失、呼之不应或嗜睡。发作后意识未完全恢复提示可能存在脑损伤。清醒后出现呕吐、头痛等表现需警惕颅内压增高。
4、肢体动作特征
注意抽搐是否呈全身性强直-阵挛,或局限单侧肢体。眼球上翻、口吐白沫属典型表现。不典型抖动需与寒战、肌阵挛鉴别。
5、伴随症状
记录有无紫绀、大小便失禁等自主神经症状。皮疹合并惊厥可能提示颅内感染,腹泻伴抽搐需考虑电解质紊乱。发作后肢体瘫痪需排除脑血管意外。
家长发现惊厥发作时应保持患儿侧卧位防止窒息,避免强行按压肢体。首次发作、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或伴有意识障碍者须急诊处理。日常需预防呼吸道感染,高热时及时物理降温,有惊厥史儿童发热38℃即可开始药物降温。定期儿童保健检查可早期发现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肛门瘙痒使用碘伏可能暂时缓解症状,但并非根本解决方法,需结合病因针对性处理。肛门瘙痒可能与肛周湿疹、痔疮、寄生虫感染、真菌感染、接触性皮炎等因素有关。
1、肛周湿疹
肛周湿疹通常由局部潮湿、摩擦刺激或过敏反应引起,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伴渗出。碘伏虽有消毒作用,但无法改善湿疹炎症反应。可遵医嘱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外用激素药膏,合并感染时配合莫匹罗星软膏。日常需保持肛周干燥清洁,避免搔抓。
2、痔疮
内痔脱垂或外痔分泌物刺激可导致肛周瘙痒,碘伏无法消除痔核本身。需通过温水坐浴缓解症状,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等药物。若痔核脱出严重,可能需要胶圈套扎术或痔切除术。饮食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久站。
3、寄生虫感染
蛲虫感染是儿童肛门瘙痒的常见原因,夜间成虫在肛周产卵引发剧烈瘙痒。碘伏不能杀灭寄生虫,需口服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等驱虫药,全家同步治疗。患儿衣物床单需沸水消毒,家长应帮助孩子修剪指甲并督促饭前洗手。
4、真菌感染
股癣蔓延至肛周时会出现环状红斑伴脱屑,碘伏对皮肤癣菌抑制作用有限。确诊后应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抗真菌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可短期配合红霉素软膏。避免穿紧身不透气衣物,毛巾需单独清洗晾晒。
5、接触性皮炎
卫生巾、湿巾或洗涤剂中的化学成分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碘伏可能加重皮肤刺激,应立即停用可疑致敏产品,用清水清洁后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严重者可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瘙痒,记录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
肛门瘙痒患者应选择纯棉透气内裤,排便后使用无酒精湿巾轻柔清洁。避免摄入辛辣食物、酒精等刺激性饮食,夜间瘙痒明显时可冷敷缓解。若持续2周未缓解或伴随出血、肿块等症状,需及时就诊肛肠科排除肛窦炎、肛瘘等疾病。自行反复使用碘伏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