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普通外科

火疖子引起反复发热怎么办

|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问题描述:
火疖子引起反复发热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徐建威
徐建威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火疖子引起反复发热可通过局部消毒、抗生素治疗、切开引流、退热处理等方式缓解。火疖子通常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皮肤损伤、糖尿病等原因引起。

1、局部消毒

使用碘伏或酒精对疖肿及周围皮肤消毒,每日重复进行可减少细菌繁殖。避免挤压疖子以防感染扩散。

2、抗生素治疗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与免疫力低下、皮肤屏障破坏有关,通常表现为红肿热痛、脓液渗出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

3、切开引流

较大脓肿形成可能与糖尿病、反复抓挠有关,通常表现为波动感、持续发热等症状。需由医生评估后行脓肿切开引流术,配合伤口换药。

4、退热处理

体温超过38.5℃时可物理降温,适当补充水分。持续高热需排查败血症等并发症,及时就医。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发热期间多休息。若疖子多发或伴随寒战、意识模糊需紧急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测体温多少度正常

人体正常体温范围在36.1℃至37.2℃之间,测量方法包括口腔、腋下、耳温和额温,不同部位的正常值略有差异。 1、口腔测温:口腔测温的正常范围为36.3℃至37.2℃,测量时将温度计置于舌下,保持嘴巴闭合,约3分钟后读取数值。口腔测温准确性较高,但需注意避免进食或饮水后立即测量。 2、腋下测温:腋下测温的正常范围为36.1℃至37℃,测量时将温度计置于腋窝深处,夹紧手臂,约5分钟后读取数值。腋下测温操作简单,但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准确性稍低。 3、耳温测温:耳温测温的正常范围为36.5℃至37.5℃,使用耳温枪对准耳道,约1秒即可读取数值。耳温测温快速便捷,但需确保耳道清洁,避免耳垢影响测量结果。 4、额温测温:额温测温的正常范围为36.3℃至37.2℃,使用额温枪对准额头,保持一定距离,约1秒即可读取数值。额温测温无接触,适合大规模筛查,但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 5、测量注意事项:测量体温前应避免剧烈运动、进食或饮用冷热饮品,保持安静状态。不同测量方法的结果可能略有差异,建议选择一种方法并持续使用,以便更好地监测体温变化。 日常护理中,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穿着合适的衣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极端环境中,有助于维持正常体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可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调节体温。饮食方面,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猕猴桃、菠菜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发热。若体温持续异常,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