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胆总管结石手术后可能出现胆漏、胆道狭窄、胆管炎、胰腺炎、切口感染等后遗症。胆总管结石手术通常采用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方式,术后需密切观察并发症。
胆漏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多因术中胆管损伤或吻合口愈合不良导致,表现为腹腔引流液呈胆汁样、腹痛或发热。轻度胆漏可通过充分引流和营养支持保守治疗,严重者需再次手术修补。胆道狭窄常因术后瘢痕挛缩或结石残留引起,患者可能出现黄疸、皮肤瘙痒及肝功能异常,需通过胆道造影确诊后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治疗。胆管炎多与胆汁淤积或细菌逆行感染相关,典型症状为寒战高热、右上腹疼痛伴黄疸,需及时使用抗生素并解除胆道梗阻。
胰腺炎多因术中胰管损伤或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引发,表现为持续性上腹痛伴血淀粉酶升高,需禁食胃肠减压并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切口感染常见于开腹手术患者,与术中污染或术后护理不当有关,表现为切口红肿渗液,需加强换药并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高龄、合并糖尿病或术前胆管炎患者更易出现术后并发症。
术后应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监测体温及腹部体征,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切口裂开。饮食需从流质逐步过渡到低脂普食,限制动物内脏及油炸食品摄入。术后1个月需复查腹部超声及肝功能,若出现发热、黄疸或腹痛加重应及时返院检查。长期随访中需警惕结石复发,建议每年进行肝胆系统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