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小儿发烧抽搐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2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发烧抽搐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发烧抽搐可能是由高热惊厥、脑膜炎、癫痫、电解质紊乱、颅内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控制、抗感染治疗、补液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处理。

1. 高热惊厥

体温快速升高可能诱发神经系统异常放电,表现为突发全身抽搐、意识丧失,多持续1-3分钟自行缓解。家长需立即让孩子侧卧防止误吸,松解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遵医嘱使用地西泮注射液、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栓等药物。避免强行按压肢体或塞入异物。

2. 脑膜炎

病原体侵袭脑膜可能导致持续抽搐伴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可能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嗜睡、前囟膨隆等症状。需通过腰椎穿刺确诊,可选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昔洛韦注射液等抗感染治疗,重症需脱水降颅压。

3. 癫痫发作

儿童癫痫可能在发热时诱发强直-阵挛发作,表现为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可能与遗传因素、脑损伤有关,脑电图检查可辅助诊断。急性期可临时使用咪达唑仑鼻喷雾剂,长期需口服左乙拉西坦片、丙戊酸钠口服溶液等抗癫痫药物。

4. 电解质失衡

严重脱水或腹泻可能导致低钙血症、低钠血症引发手足搐搦。血电解质检测可确诊,轻症通过口服补液盐散Ⅲ纠正,严重低钙需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发热期间应保证适量饮水,避免大量出汗后未及时补充电解质。

5. 颅内病变

脑炎、脑脓肿等可能引起持续性抽搐伴意识障碍,头部CT或MRI可明确病灶。需住院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更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或手术引流,部分患儿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需早期康复训练。

家长发现孩子抽搐时应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清除周围危险物品,不要强行喂药或掐人中。发作停止后尽快测量体温,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物理降温。日常注意预防感染,接种流脑、乙脑等疫苗,避免体温骤升时诱发惊厥。定期随访脑电图检查,营养均衡补充维生素B6、镁等营养素。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肺炎出院还咳嗽怎么办

小儿肺炎出院后仍咳嗽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咳嗽通常由呼吸道炎症未完全消退、气道高反应性等因素引起。 1、环境调节: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或将湿毛巾悬挂在室内,避免空气过于干燥刺激呼吸道。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减少咳嗽诱因。 2、饮食调理:多饮水,帮助稀释痰液,促进排出。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可适量食用蜂蜜、梨子等润肺止咳的食物。 3、药物治疗:咳嗽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糖浆每次2.5-5ml,每日3次或氨溴索口服液每次2.5-5ml,每日3次。如有痰液,可使用祛痰药物如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每次100mg,每日3次。 4、物理疗法:采用拍背法帮助排痰,家长用手掌空心拍打患儿背部,从下往上、从外向内,力度适中,每次持续5-10分钟,每日2-3次。 5、就医复查:若咳嗽持续超过2周或伴有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复查,排除其他并发症或疾病复发的可能。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咳嗽频率、痰液性质及伴随症状,及时调整护理措施。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户外活动,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有助于身体恢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