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妊娠合并肠梗阻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解除梗阻、保护母婴安全、预防并发症。治疗方式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同时兼顾胎儿发育需求。
适用于不完全性肠梗阻或早期病例。禁食胃肠减压可减少肠腔积气积液,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采用肠外营养补充能量。胎心监护需持续进行,头孢呋辛钠注射液等抗生素可预防感染,但须避免使用影响胎儿的药物。保守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腹痛、腹胀变化,若48小时内无缓解需考虑手术干预。
完全性肠梗阻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手术探查。孕早期可选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孕中晚期选择开腹手术避免子宫损伤。术中优先采用肠粘连松解术解除梗阻,肠坏死时行肠切除吻合术。手术需由产科与外科团队协作,术中持续监测胎心,尽量避免使用全身麻醉。术后需加强抗感染治疗,硫酸镁注射液可用于抑制宫缩预防早产。
孕周超过34周且胎儿存活者可考虑剖宫产终止妊娠,术后再处理肠梗阻。孕周不足34周时尽量保胎,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促胎肺成熟。术后需持续监测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黄体酮胶囊等药物可用于维持妊娠。出现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等并发症时需紧急多学科会诊。
梗阻解除后逐步过渡饮食,先流质后半流质。蛋白质摄入量需达每日60-80克,可选择乳清蛋白粉补充。膳食纤维应从低渣饮食开始缓慢增加,避免食用豆类等产气食物。贫血患者可补充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同时监测血清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
重点预防肠瘘、脓毒血症等外科并发症,监测C反应蛋白等感染指标。先兆早产者使用盐酸利托君注射液抑制宫缩,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需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出院后需定期复查超声评估胎儿发育,避免剧烈活动防止肠粘连复发。
妊娠合并肠梗阻患者应保持少量多餐,每日进食5-6次,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等。适当散步有助于促进肠蠕动,但需避免腹部受压动作。出现持续腹胀、胎动减少等情况需立即就诊,产后6周需进行胃肠功能评估。治疗期间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情绪影响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