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0次阅读
脱肛可通过手法复位、提肛运动、药物治疗、硬化剂注射等方式保守治疗。脱肛通常由长期便秘、分娩损伤、盆底肌松弛、慢性咳嗽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轻度脱垂可用手指将直肠黏膜推回肛门内,操作前需清洁双手并涂抹润滑剂。急性发作时需立即复位避免嵌顿。
2、提肛运动每日重复进行肛门收缩锻炼可增强盆底肌力量,每次收缩保持5秒后放松,连续进行10-15次为一组。
3、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改善静脉回流,麻仁润肠丸缓解便秘,复方角菜酸酯栓保护黏膜。伴随出血时可配合云南白药。
4、硬化剂注射适用于Ⅱ度直肠脱垂,将聚桂醇注射液注入直肠周围间隙产生粘连固定。需由专业医生操作避免感染。
治疗期间避免久蹲久坐,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重度脱垂或保守治疗无效需考虑手术治疗。
四个月宝宝便秘可通过腹部按摩、调整喂养方式、温水刺激肛门、使用药物等方式缓解。便秘通常由饮食结构单一、水分摄入不足、胃肠功能未完善、疾病因素等原因引起。
1、腹部按摩家长需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促进肠蠕动。每日可重复进行3-4次,每次5分钟,注意力度轻柔。
2、调整喂养母乳喂养母亲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配方奶喂养可咨询医生更换水解蛋白奶粉。两餐间适当喂5-10毫升温开水。
3、温水刺激家长用棉签蘸温水轻柔刺激肛门周围,或让宝宝坐浴5分钟。水温需控制在37-40℃,避免烫伤皮肤。
4、药物干预顽固性便秘可遵医嘱使用开塞露、乳果糖口服溶液或益生菌制剂。禁用成人泻药,用药后需观察排便性状变化。
若便秘伴随呕吐、腹胀拒食需及时就医。日常可做蹬自行车运动帮助胃肠蠕动,哺乳期母亲需避免辛辣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