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心胸外科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听诊特点是什么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听诊特点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奇英
刘奇英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听诊特点包括舒张期杂音、第二心音减弱、Austin Flint杂音等。这些特点可通过心脏听诊进行识别,有助于诊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舒张期杂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血液在舒张期从主动脉反流回左心室,产生高调的吹风样杂音。这种杂音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最明显,向心尖部传导,通常在患者坐位前倾时更容易听到。
2、第二心音减弱:由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无法完全闭合,导致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这一现象在听诊时可作为诊断的重要线索,尤其在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中更为明显。
3、Austin Flint杂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反流的血液冲击二尖瓣前叶,导致二尖瓣相对性狭窄,产生Austin Flint杂音。这种杂音为低调的隆隆样杂音,在心尖部最明显,需与二尖瓣狭窄的杂音相鉴别。
4、周围血管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常伴有周围血管征,如脉压差增大、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等。这些体征在听诊时可作为辅助诊断依据,提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可能性。
5、心尖搏动增强:由于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心尖搏动增强并向左下移位。听诊时可结合触诊,观察心尖搏动的位置和强度,进一步支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诊断。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听诊特点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低盐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对于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需及时就医,考虑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以改善预后。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中医怎么治疗心脏供血不足

心脏供血不足可通过中医调理、药物治疗、针灸推拿、饮食调节和生活方式改善等方式治疗。心脏供血不足可能与气血两虚、痰浊阻滞、心脉瘀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 1、中医调理:中医认为心脏供血不足多与气血不足、心脉瘀阻有关。通过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的方法,如使用黄芪、当归、丹参等药材,调理气血运行,改善心脏供血。同时,中医强调整体调理,注重肝肾功能的协调,以增强心脏功能。 2、药物治疗:中医常用药物如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等,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速效救心丸每次4-6粒,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每次2粒,每日3次。这些药物可缓解胸闷、心悸等症状。 3、针灸推拿: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内关、心俞、膻中等,调节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推拿手法如点按、揉捏等,可放松肌肉,促进气血运行。针灸和推拿结合使用,可有效缓解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不适。 4、饮食调节:中医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心脏供血不足患者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核桃等,以补气养血。同时,避免高脂肪、高盐饮食,减少心脏负担。适量饮用绿茶、山楂茶等,有助于活血化瘀。 5、生活方式改善:中医提倡“治未病”,强调生活方式的调整。心脏供血不足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增强心肺功能。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改善心脏供血。 心脏供血不足的中医治疗需结合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患者应遵循医嘱,坚持调理,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逐步改善心脏功能。如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