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新生儿有时候会发抖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有时候会发抖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许瑞英
许瑞英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新生儿发抖可能由生理性震颤、低钙血症、低血糖、新生儿惊厥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暖补钙、血糖监测、抗惊厥治疗等方式干预。

1. 生理性震颤:

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可能导致肢体抖动,表现为睡眠中短暂颤抖,无须特殊治疗,建议家长加强襁褓包裹和适度安抚。

2. 低钙血症:

维生素D缺乏或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可能引发血钙降低,伴随易惊跳、喉痉挛等症状,需遵医嘱补充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维生素D滴剂、乳酸钙颗粒等。

3. 低血糖:

喂养不足或母亲妊娠糖尿病可能导致血糖低于2.6mmol/L,出现面色苍白、肌张力低下,需立即喂哺并监测血糖,必要时静脉输注葡萄糖。

4. 新生儿惊厥:

缺氧缺血性脑病或颅内出血可能引发节律性抽动,常伴意识障碍,需急诊使用苯巴比妥注射液、地西泮注射液、左乙拉西坦注射剂等抗惊厥药物。

家长发现异常抖动应记录发作时长和诱因,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过高,定期完成儿童保健科随访检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孩睡觉一惊一惊是什么原因

小孩睡觉一惊一惊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与缺钙、睡眠环境不适、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或癫痫等疾病有关。

1、生理性惊跳

婴幼儿神经系统未成熟易出现惊跳反射,表现为入睡后肢体突然抖动,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家长可通过襁褓包裹减少惊跳频率。

2、维生素D缺乏

缺钙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可能伴随枕秃、多汗,建议家长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IU,多进行户外日照。

3、睡眠环境干扰

噪音、强光或温度不适可能引发睡眠惊跳,家长需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选择透气棉质寝具。

4、病理性因素

可能与癫痫、脑损伤等疾病有关,通常伴有意识丧失或频繁抽搐,需进行脑电图检查排除异常,可遵医嘱使用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物。

建议家长记录孩子惊跳发作频率和伴随症状,避免睡前过度兴奋,保证日间充足活动量,若发作频繁或伴随异常表现应及时就诊儿科神经专科。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