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抽动症都会有什么表现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抽动症都会有什么表现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抽动症主要表现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常见表现有眨眼、耸肩、清嗓、重复单词等。抽动症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压力、围产期损伤、链球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需结合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

1、运动性抽动

运动性抽动是抽动症的核心表现,多从面部开始,如频繁眨眼、皱眉、咧嘴等。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发展为颈部及肢体抽动,表现为摇头、耸肩、甩手等。部分患者会出现复杂的运动性抽动,如触摸物体、跳跃或模仿他人动作。这些动作通常无法自主控制,在紧张或疲劳时加重,睡眠时消失。对于轻度运动性抽动,可通过习惯逆转训练等行为疗法改善。

2、发声性抽动

发声性抽动表现为不自主的喉部或鼻腔发声,如清嗓、咳嗽、吸鼻声等简单发声,也可能发展为重复单词、短语甚至秽语等复杂发声。部分患者会无意识地重复自己或他人的最后一句话。发声性抽动容易在课堂等需要安静的场合加重,可能影响社交功能。行为治疗中可采用放松训练配合正性强化来减少症状发作。

3、感觉性前驱症状

约80%患者在抽动发作前会出现局部躯体不适感,如眼部干涩感、颈部紧绷感或喉咙异物感,这些感觉被称为感觉性前驱症状。当不适感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抽动动作暂时缓解,形成"不适-抽动-缓解"的循环。识别这些前驱症状有助于早期采用分散注意力等应对策略,减少抽动频率。

4、共患病表现

抽动症常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表现为注意力涣散、多动冲动;也可能合并强迫症状,如反复检查、计数等。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也较常见,可能与长期症状困扰有关。共患病会加重功能损害,需通过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如对共患多动症者可考虑托莫西汀胶囊联合治疗。

5、症状波动性

抽动症状具有波动性特点,可能因压力、兴奋、疲劳等因素突然加重,也可在放松状态下自然缓解。症状内容和强度常随时间变化,如从眨眼发展为甩手,或从清嗓变为说脏话。青春期前后症状可能达到高峰,多数患者成年后症状减轻。记录症状日记有助于识别诱发因素,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阿立哌唑口崩片等药物调节症状。

抽动症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激动。家长需注意营造宽松的家庭环境,避免过度关注抽动症状。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镁的食物如香蕉、坚果,减少含咖啡因饮料摄入。学校老师应给予适当包容,避免当众批评抽动行为。若症状影响生活学习,建议及时到儿童神经内科就诊,专业评估后可能采用硫必利片等药物配合认知行为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皮质醇激素下降怎么办

皮质醇激素下降可通过药物替代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压力管理、饮食调节、定期监测等方式改善。皮质醇激素下降通常由肾上腺功能减退、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慢性疾病、压力过大、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 1、药物替代:皮质醇激素下降可能与肾上腺功能减退、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疲劳、低血压等症状。医生可能会开具氢化可的松片每日10-30mg、泼尼松片每日5-10mg或地塞米松片每日0.5-1mg等药物进行替代治疗。 2、生活方式: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适当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改善激素水平。 3、压力管理:长期压力过大会导致皮质醇分泌异常。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帮助缓解压力。 4、饮食调节:增加富含维生素C、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类、豆制品,避免高糖、高脂饮食。 5、定期监测:定期进行血液检查,监测皮质醇水平变化。根据医生建议调整药物剂量,避免激素水平波动过大。 皮质醇激素下降的患者应注意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新鲜蔬菜和水果。适量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代谢水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皮质醇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