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水肿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水肿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水肿病可能由遗传因素、营养不良、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等原因引起。水肿病主要表现为组织间隙液体潴留导致的局部或全身肿胀,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原发病控制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

部分水肿病与遗传性淋巴管发育异常或先天性蛋白质缺乏有关,这类患者可能出现下肢或面部持续性水肿。建议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长时间站立,睡眠时抬高患肢促进淋巴回流。对于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急性发作,可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氨甲环酸注射液等药物缓解症状。

2、营养不良

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常见于极端节食或消化吸收障碍患者,表现为下肢凹陷性水肿伴消瘦。需逐步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严重者可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同时应排查是否存在慢性胃肠疾病,必要时服用复方消化酶胶囊辅助营养吸收。

3、心血管疾病

右心衰竭时静脉回流受阻是心源性水肿的主要机制,患者会出现对称性下肢水肿伴颈静脉怒张。治疗需使用呋塞米片等利尿剂减轻水钠潴留,配合地高辛片改善心功能。日常需限制每日饮水量,监测体重变化,避免高盐饮食加重心脏负荷。

4、肾脏疾病

肾病综合征或慢性肾衰竭时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引发眼睑及双下肢水肿,可能伴随泡沫尿。需使用缬沙坦胶囊控制血压,配合黄葵胶囊减少蛋白漏出。患者应定期检测肾功能,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5、肝脏疾病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和肝合成功能下降会引起腹水及下肢水肿,可能伴有黄疸。治疗需联合螺内酯片和呋塞米片利尿,严重腹水需腹腔穿刺放液。日常应绝对禁酒,适量补充支链氨基酸,避免坚硬食物损伤食管静脉。

水肿患者日常需监测24小时出入量,穿着弹性袜预防下肢静脉淤血,睡眠时垫高水肿部位。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若水肿持续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少尿等表现,应立即就医排查肺水肿、肾功能恶化等严重并发症。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水平,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输尿管结石排出后为什么腰部还疼

输尿管结石排出后腰部仍疼痛可能与结石残留、输尿管损伤、泌尿系统感染、肾积水或肌肉劳损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结石残留

部分微小结石或结石碎片可能未被完全排出,残留在输尿管内继续刺激黏膜。这种情况可能伴随排尿疼痛或血尿,可通过超声或CT检查确认。医生可能建议增加饮水量促进残余结石排出,必要时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药物松弛输尿管平滑肌。

2、输尿管损伤

结石移动过程中可能划伤输尿管黏膜,导致局部炎症反应。损伤未完全修复时会出现持续性隐痛,可能伴有尿频尿急症状。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配合双氯芬酸钠栓缓解炎症疼痛。

3、泌尿系统感染

结石排出后抵抗力下降易继发细菌感染,可能引起肾盂肾炎或输尿管炎。除腰痛外还可出现发热、尿液浑浊等症状。需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常用左氧氟沙星片、三金片等药物治疗,同时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

4、肾积水未缓解

长期结石梗阻可能导致肾盂扩张,即使结石排出后积水消退需要时间。持续腰痛可能伴有腰部胀满感,超声检查可评估积水程度。医生可能建议定期复查,严重时需放置输尿管支架管引流。

5、肌肉劳损

排石过程中剧烈疼痛可能导致腰部肌肉持续性痉挛,形成保护性收缩。这种疼痛多为酸胀感,活动时加重。可通过热敷、按摩缓解,必要时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外敷。建议避免突然弯腰或提重物,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建议保持每日3000毫升饮水量,避免浓茶咖啡等利尿饮品。适度进行跳跃运动帮助残余结石排出,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肌肉损伤。饮食需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适当补充柑橘类水果。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血尿,需立即复查泌尿系统超声和尿常规。夜间睡眠时可尝试侧卧姿势减轻患侧压力,使用热水袋热敷时温度不宜超过50摄氏度。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