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脊柱外科

什么是急性脑梗塞

| 1人回答 | 24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急性脑梗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急性脑梗塞是指因脑部血管突然阻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的疾病,属于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类型。

1、病因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或心脏栓子随血流进入脑动脉形成栓塞是主要发病机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加速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在破裂斑块处聚集形成血栓。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附壁血栓脱落也可导致栓塞,约占心源性脑梗塞的半数以上。

2、病理变化

脑动脉闭塞后核心坏死区神经细胞在5分钟内即发生不可逆损伤,周边缺血半暗带存在挽救可能。病理可见病灶区脑组织软化坏死,后期形成囊腔,显微镜下可见神经元嗜酸性变、轴突肿胀等改变。

3、临床表现

突发偏瘫、失语、面瘫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是典型表现。前循环梗塞多见对侧肢体无力,后循环梗塞可伴眩晕、共济失调。大面积梗塞可出现意识障碍,脑干梗塞可能引发呼吸循环衰竭。

4、诊断标准

头部CT早期可能仅见脑沟变浅,24小时后显现低密度灶。MRI弥散加权成像可在发病2小时内显示高信号。血管检查包括颈动脉超声、MRA或CTA,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有助于发现心源性栓塞证据。

5、治疗原则

静脉溶栓时间窗为4.5小时内,常用阿替普酶注射液。超过时间窗者可考虑血管内取栓治疗。同时需控制血压血糖,预防并发症如脑水肿可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预防深静脉血栓可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发病后需绝对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30度。康复训练应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尽早开始,包括肢体被动活动、吞咽功能训练等。饮食宜选择低盐低脂流质,吞咽困难者需鼻饲营养支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复发。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用力排便等可能引起颅内压升高的行为。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腰椎间盘突出症饮食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注重均衡饮食,通过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的食物促进骨骼健康,同时避免高脂肪和高糖食物以控制体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饮食应以促进骨骼健康、减轻炎症和控制体重为目标。钙和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强度的关键营养素,可通过牛奶、奶酪、酸奶、鱼类和蛋黄等食物获取。蛋白质有助于修复受损组织,瘦肉、鱼、豆类和坚果是优质蛋白质来源。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三文鱼、亚麻籽和核桃具有抗炎作用,有助于缓解疼痛。多摄入富含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西兰花、苹果和蓝莓,可促进消化健康并控制体重。避免高脂肪、高糖和加工食品,这些食物可能加重炎症并导致体重增加。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椎间盘的弹性。合理的饮食结合适当的运动和物理治疗,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并促进康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