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引起高钠血症的原因都有什么?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引起高钠血症的原因都有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高钠血症主要由水分摄入不足、水分丢失过多、钠摄入过多等因素引起,可能与中枢性尿崩症、糖尿病、肾功能异常等疾病有关。高钠血症表现为血钠浓度超过145毫摩尔每升,可能出现口渴、乏力、烦躁等症状。

1、水分摄入不足

长时间未补充水分可能导致高钠血症。高温环境、剧烈运动后未及时饮水,或老年人因口渴感减退而饮水减少,均可能造成体内水分不足。昏迷患者无法自主饮水且护理不当也会引发此情况。治疗需根据病情通过口服或静脉途径补充水分,同时监测电解质水平。

2、水分丢失过多

大量出汗、严重腹泻或呕吐会导致体液丢失。烧伤患者经皮肤丢失大量水分,使用利尿剂可能加速水分排出。中枢性尿崩症患者因抗利尿激素缺乏导致多尿,肾性尿崩症患者肾脏对激素不敏感,均会引起水分过度流失。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片控制尿崩症。

3、钠摄入过多

过量摄入含钠食物或药物可能引发高钠血症。输注高渗盐水、碳酸氢钠等医疗操作不当,或误服大量食盐均可导致血钠升高。某些中药汤剂含钠量较高,长期服用需警惕。调整饮食结构,限制加工食品摄入,必要时使用利尿剂促进钠排泄。

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可能影响口渴中枢和抗利尿激素分泌。颅脑外伤、肿瘤、炎症等疾病会破坏调节机制,导致水分代谢紊乱。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需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治疗原发病同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5、肾脏疾病

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脏浓缩功能下降,排水能力减弱。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导致钠潴留,某些肾小管疾病影响钠重吸收。这类患者需限制钠摄入,使用呋塞米片等利尿剂,严重时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预防高钠血症需保持均衡饮水,每日摄入1500-2000毫升水分。高温作业或运动量大时适当增加饮水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纯净水。老年人及婴幼儿需特别注意观察脱水迹象。控制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摄入,肾功能异常者定期监测血钠水平。出现持续口渴、尿量减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电解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肾虚的表现症状有哪些

肾虚的表现症状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疲劳过度、饮食不当、情绪压力、年龄增长和慢性疾病等。肾虚的症状多样,常见的有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耳鸣耳聋、尿频尿急和夜尿增多等。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同时存在,具体表现因人而异。 1、腰膝酸软:肾虚患者常感到腰部酸软无力,尤其是久坐或久站后更为明显。这通常与肾气不足有关,导致腰部和下肢肌肉得不到充分滋养。适当进行腰部按摩和热敷,有助于缓解症状。 2、性功能减退:肾虚可能影响性功能,表现为性欲降低、勃起困难或早泄等问题。这与肾精不足密切相关。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性功能。 3、耳鸣耳聋:肾虚患者可能出现耳鸣或听力下降的症状,尤其是老年人更为常见。肾开窍于耳,肾虚会导致耳部气血不足。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有助于保护听力。 4、尿频尿急:肾虚患者可能频繁感到尿意,尤其是夜间更为明显。这与肾气不足导致膀胱控制力下降有关。减少饮水量,尤其是睡前,有助于缓解尿频症状。 5、夜尿增多:肾虚患者夜间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影响睡眠质量。这与肾阳不足导致膀胱气化功能减弱有关。避免睡前大量饮水,有助于减少夜尿次数。 肾虚的调理需要从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入手。饮食上可以多吃黑豆、黑芝麻、核桃等补肾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运动上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的运动方式,增强体质。同时,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有助于改善肾虚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