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怎么办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可通过密切观察、营养支持、药物干预、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通常由产伤、凝血功能障碍、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血管畸形等原因引起。

1、密切观察

轻度出血无临床症状时需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表现,定期复查头颅超声或核磁共振,避免过度搬动患儿。

2、营养支持

维持正常颅内压需控制液体入量,母乳喂养者建议少量多次哺乳,必要时采用静脉营养补充维生素K等凝血因子。

3、药物干预

出血量较大时需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合并脑水肿可选用甘露醇,存在惊厥发作需给予苯巴比妥等抗癫痫药物。

4、手术治疗

活动性出血或脑室扩张明显时需行脑室外引流术,严重病例可能需开颅止血,术后需加强呼吸道管理及感染预防。

患儿需保持安静环境,避免声光刺激,家长应记录喂养量及意识状态变化,定期随访评估神经系统发育情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头晕低烧是怎么回事

头晕伴随低烧可能由睡眠不足、脱水、上呼吸道感染、贫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作息、补液、抗感染治疗、纠正贫血等方式缓解。

1、睡眠不足

长期熬夜导致自主神经紊乱,引发低热和头晕。建议保持7-8小时规律睡眠,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

2、脱水

体液丢失过多造成血容量不足,可能出现体温调节异常。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运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

3、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或细菌感染激活免疫反应,常伴咽痛、鼻塞。可遵医嘱使用连花清瘟胶囊、布洛芬缓释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

4、贫血

血红蛋白降低导致组织供氧不足,多见于月经量过多或营养不良。需检查铁代谢指标,可补充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维生素B12等。

持续三天以上症状需就医排查结核、甲状腺疾病等,监测体温变化并记录伴随症状。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