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肠梗阻的治疗原则

|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肠梗阻的治疗原则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马伟
马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肠梗阻的治疗原则包括解除梗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和针对病因进行综合治疗。具体治疗方式因病情严重程度和梗阻类型差异而有所不同,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1、非手术治疗
对于单纯性或早期的肠梗阻,非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成功率,适用于轻症患者。
禁食及胃肠减压:通过置入鼻胃管,减轻肠道压力,从根本上缓解因胃肠内容物积聚导致的不适。鼻胃管的吸引能够有效排出积液、气体,促进症状缓解。
补液与电解质纠正:肠梗阻往往伴有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通过静脉输液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和钾离子,帮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
药物辅助:使用解痉药物如阿托品或促动力药物如新斯的明改善肠蠕动吞噬,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单纯性梗阻前期的症状。
2、手术治疗
当出现完全梗阻、绞窄性梗阻或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情况时,须尽快进行手术干预。
肠切除术:如果梗阻段因坏死无法挽救或病因是肿瘤、息肉等,应进行病灶段的切除术,避免进一步恶化。
粘连松解术:对于由腹腔手术后粘连引起的肠梗阻,可通过手术松解粘连,恢复肠道通畅性。
肠造口术:在严重病例中,尤其是多部位梗阻或晚期癌症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肠造口术,以缓解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
3、日常饮食及预后管理
康复期的患者需要关注饮食调理和健康管理:
低渣饮食:刚恢复时,建议少食多餐,选择低渣、易消化的食物如流质或半流质,避免粗纤维食物对肠道的再次刺激。
摄入足量水分:每日保证充足饮水量,帮助保持肠道润滑,减少便秘可能性。
控制诱因:对于有肠梗阻病史的患者,需谨慎进行高强度运动或快速进食,避免诱发复发。
肠梗阻治疗的关键是及时明确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手段。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持续剧烈腹痛伴呕吐、无法排气排便等情况,需尽早就医,避免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内痔出血怎么治疗

内痔出血可通过饮食调节、药物治疗、局部护理、微创手术等方式治疗。内痔出血通常由便秘、久坐、饮食不当、静脉曲张、肛门压力增高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每天食用300克蔬菜、200克水果,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等,减轻肛门刺激。 2、药物治疗:口服药物如地奥司明片500mg每日两次,改善静脉回流;局部使用痔疮膏如马应龙痔疮膏,每日涂抹2-3次,缓解出血和疼痛。 3、局部护理:温水坐浴,每日2次,每次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保持肛门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4、微创手术:对于反复出血或严重症状,可选择胶圈套扎术或硬化剂注射术,创伤小、恢复快,有效止血并防止复发。 5、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减少肛门压力。保持规律排便,避免用力过猛,减轻痔疮负担。 饮食上可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运动上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护理上注意保持肛门清洁,避免过度摩擦。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