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宝宝喉咙总是呼呼响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宝宝喉咙总是呼呼响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宝宝喉咙总是呼呼响可能与喉软骨发育不良、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过敏反应、先天性喉喘鸣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保持环境湿润、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处理。

1、喉软骨发育不良

喉软骨发育不良是新生儿常见现象,由于喉部软骨支撑力不足,吸气时会出现类似打鼾的呼呼声。该症状通常在宝宝6-12个月随生长发育自然缓解。家长需注意避免宝宝剧烈哭闹,喂奶时保持45度角倾斜体位,防止呛奶。若伴随呼吸困难或发绀,需使用喉罩给氧,严重者可考虑喉软骨成形术。

2、呼吸道感染

鼻咽部炎症会导致分泌物增多,气流通过狭窄气道时产生异常声响。常见于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可能伴有咳嗽、发热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配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家长需每日用生理盐水鼻腔喷雾清洁鼻道,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

3、胃食管反流

胃内容物反流刺激喉部黏膜会引起喉鸣音,多发生于喂奶后1小时内。典型表现包括频繁吐奶、弓背哭闹。建议采用少量多次喂养方式,喂奶后竖抱拍嗝20分钟。医生可能开具枸橼酸莫沙必利颗粒促进胃肠蠕动,配合铝碳酸镁混悬液保护黏膜。顽固性病例需进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

4、过敏反应

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会导致喉头黏膜水肿,产生持续性喉鸣。可能伴随皮肤湿疹、揉眼等症状。需检测过敏原并回避致敏物质,急性发作时可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抗过敏。环境控制包括每周高温清洗床品,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室内颗粒物浓度。

5、先天性喉喘鸣

由喉部结构异常如喉蹼、声门下狭窄引起,出生后即有吸气性喉鸣,哭声嘶哑。轻症通过补钙和维生素D促进软骨发育,中重度需喉镜评估。医生可能建议喉部球囊扩张术或CO2激光手术矫正畸形。术后需定期复查喉部功能,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症状加重。

日常护理应注意保持宝宝所处环境空气流通但避免直吹冷风,冬季使用加湿器维持适宜湿度。喂养时选择防胀气奶瓶,每次喂奶间隔2-3小时。观察记录喉鸣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若出现呼吸频率超过每分钟60次、锁骨上窝凹陷等缺氧表现,需立即急诊处理。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监测生长发育曲线。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小便后怎么清理

宝宝小便后需及时清理,主要方法有温水冲洗、棉柔巾擦拭、保持干燥、更换纸尿裤、观察皮肤状态等。

1、温水冲洗

使用流动清水从前向后轻柔冲洗会阴部,水温控制在37-40℃。女婴需注意分开阴唇褶皱处冲洗残留尿液,男婴需上推包皮清洁龟头冠状沟。冲洗后轻拍蘸干水分,避免摩擦刺激皮肤。皮肤敏感者可选用无皂基婴儿专用洗液,每周使用不超过3次。

2、棉柔巾擦拭

外出时可用婴儿专用棉柔巾沾温水单向擦拭,选择无酒精、无香精的天然棉材质。女婴从尿道口向肛门方向单次擦拭,男婴沿阴茎向根部螺旋式清洁。擦拭后需检查腹股沟、臀缝等褶皱处是否残留尿液,每2-3小时应更换一次纸尿裤。

3、保持干燥

清洁后需晾干皮肤再穿纸尿裤,可让宝宝俯卧暴露臀部5分钟。夏季可每日安排1-2次臀部日光浴,每次不超过15分钟。尿布区可薄涂含氧化锌的护臀霜,但皮肤破损时禁用。选择透气性好的纸尿裤,腰围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

4、更换纸尿裤

新生儿每2小时更换一次,尿量增多或排便后立即更换。取下脏尿裤时提起双腿而非腰部,防止脊椎受力。新尿裤穿前需将防漏隔边外翻,腰贴对称粘贴于肚脐下方。夜间可使用吸收量大的夜用款,但连续使用不超过8小时。

5、观察皮肤状态

每次清洁时检查有无红疹、脱屑或溃烂,出现尿布疹需增加晾晒时间。轻微发红可涂抹羊毛脂软膏,糜烂渗液时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若出现白色念珠菌感染(周围卫星状红疹),需联用克霉唑乳膏。持续72小时未改善应就医。

日常应选择吸水性好、无荧光剂的纸尿裤,避免使用爽身粉以防吸入风险。母乳喂养可降低尿液酸碱度减少刺激,辅食添加后需保证每日饮水量。发现排尿哭闹、尿液浑浊或血尿等异常,应及时就诊儿科或泌尿外科排查感染、畸形等疾病。护理时动作需轻柔快速,防止宝宝受凉或产生抗拒心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