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分泌性中耳炎会不会发烧呢吃什么药

| 1人回答 | 9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分泌性中耳炎会不会发烧呢吃什么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竺平
竺平 江苏省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分泌性中耳炎通常不会引起发烧,但可能伴随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组胺药和鼻用类固醇喷雾。
1、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由于中耳腔内积液引起,常见原因包括:
- 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鼻炎等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液体无法正常排出。
- 过敏反应: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刺激咽鼓管黏膜,引发炎症和积液。
- 气压变化:如乘坐飞机或潜水时,气压变化可能导致中耳积液。
- 儿童高发:儿童咽鼓管较短且水平,更容易发生堵塞和积液。
2、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
1. 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
2. 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缓解过敏症状,减少咽鼓管水肿。
3. 鼻用类固醇喷雾:如布地奈德喷雾,减轻鼻腔和咽鼓管炎症。
- 非药物治疗:
1. 咽鼓管吹张:通过捏鼻鼓气或专业设备帮助咽鼓管通气。
2. 热敷:用温热毛巾敷在耳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耳闷感。
3. 饮食调理:多喝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咽鼓管刺激。
3、何时就医
如果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剧烈耳痛、发烧、听力明显下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听力测试或鼓膜穿刺,以排除其他严重疾病。
分泌性中耳炎虽然通常不引起发烧,但若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需警惕并发症。通过药物治疗、非药物干预和饮食调理,大多数患者可以缓解症状并恢复健康。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务必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割了扁桃体到底好不好

割扁桃体可通过减少感染、改善呼吸、缓解疼痛等方式治疗。扁桃体切除通常由反复感染、睡眠呼吸暂停、扁桃体肥大等原因引起。 1、减少感染:扁桃体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但当其反复感染时,可能成为感染源。切除扁桃体可减少咽喉炎、扁桃体炎等感染的发生频率,尤其是对儿童和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效果显著。 2、改善呼吸:扁桃体肥大可能导致气道阻塞,尤其是在睡眠时引发呼吸暂停。切除扁桃体可有效改善呼吸状况,减少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3、缓解疼痛: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常伴随剧烈咽喉痛,影响进食和说话。切除扁桃体后,疼痛症状会显著减轻,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4、预防并发症:扁桃体感染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肾炎、风湿热等严重并发症。切除扁桃体可降低这些并发症的风险,尤其是对已有相关病史的患者更为重要。 5、术后恢复:扁桃体切除术后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口腔卫生,预防感染。术后恢复期通常为1-2周,期间需遵医嘱服用止痛药和抗生素。 割扁桃体后,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促进伤口愈合;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增强体质;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术后恢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