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分泌性中耳炎会不会发烧呢吃什么药

| 1人回答 | 9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分泌性中耳炎会不会发烧呢吃什么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竺平
竺平 江苏省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分泌性中耳炎通常不会引起发烧,但可能伴随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组胺药和鼻用类固醇喷雾。
1、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由于中耳腔内积液引起,常见原因包括:
- 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鼻炎等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液体无法正常排出。
- 过敏反应: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刺激咽鼓管黏膜,引发炎症和积液。
- 气压变化:如乘坐飞机或潜水时,气压变化可能导致中耳积液。
- 儿童高发:儿童咽鼓管较短且水平,更容易发生堵塞和积液。
2、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
1. 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
2. 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缓解过敏症状,减少咽鼓管水肿。
3. 鼻用类固醇喷雾:如布地奈德喷雾,减轻鼻腔和咽鼓管炎症。
- 非药物治疗:
1. 咽鼓管吹张:通过捏鼻鼓气或专业设备帮助咽鼓管通气。
2. 热敷:用温热毛巾敷在耳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耳闷感。
3. 饮食调理:多喝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咽鼓管刺激。
3、何时就医
如果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剧烈耳痛、发烧、听力明显下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听力测试或鼓膜穿刺,以排除其他严重疾病。
分泌性中耳炎虽然通常不引起发烧,但若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需警惕并发症。通过药物治疗、非药物干预和饮食调理,大多数患者可以缓解症状并恢复健康。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务必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中耳炎严重会怎么样

中耳炎严重时可能引发听力下降、耳膜穿孔、颅内感染等严重后果,需及时就医。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听力下降:中耳炎严重时,炎症可能导致中耳积液或耳膜损伤,影响声音传导,造成听力下降。治疗可通过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三次、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每日两次,必要时进行鼓膜穿刺引流。 2、耳膜穿孔:长期炎症或感染可能使耳膜变薄甚至穿孔,导致耳痛、耳漏等症状。治疗可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片200mg每日两次,避免耳部进水,严重时需进行鼓膜修补术。 3、颅内感染:中耳炎若未及时控制,炎症可能扩散至颅内,引发脑膜炎、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治疗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1g每日一次,必要时进行手术引流。 4、面神经麻痹:中耳炎可能影响面神经,导致面部肌肉无力或瘫痪。治疗可通过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30mg每日一次,配合物理治疗如面部按摩,严重时需手术减压。 5、慢性中耳炎:反复发作的中耳炎可能转为慢性,导致持续性耳痛、耳漏及听力下降。治疗需长期使用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片500mg每日一次,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乳突切除术。 中耳炎患者应避免耳部进水,保持耳道干燥,戒烟限酒,增强免疫力。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促进康复。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