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鼻炎引起的咳嗽症状有哪些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鼻炎引起的咳嗽症状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鼻炎引起的咳嗽症状主要有鼻后滴漏刺激咽喉导致的干咳、夜间平卧时加重的阵发性咳嗽、伴随鼻塞或流涕的反射性咳嗽、咽喉异物感引发的清嗓式咳嗽、以及过敏原接触后加重的痉挛性咳嗽。这些症状通常与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黏膜或过敏反应有关,可能合并打喷嚏、鼻痒等典型鼻炎表现。

1、干咳

鼻后滴漏综合征是鼻炎引发干咳的主要机制,鼻腔炎性分泌物经鼻咽部倒流至喉气管,持续刺激咳嗽感受器。患者常描述为无痰的刺激性干咳,晨起或体位变化时明显。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能同时出现眼结膜充血、频繁揉鼻等动作。治疗需控制鼻炎原发病,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片等药物减少分泌物。

2、夜间咳嗽

平卧位时重力作用使鼻腔分泌物更易倒流,导致夜间咳嗽加重,影响睡眠质量。这类咳嗽多呈阵发性,可能伴随鼻腔堵塞引起的张口呼吸。慢性鼻炎患者常见枕头上有分泌物残留痕迹。建议抬高床头15-20度,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洗分泌物,必要时配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缓解气道高反应。

3、反射性咳嗽

鼻塞导致的经口呼吸会使咽喉黏膜干燥,冷空气或粉尘直接刺激诱发反射性咳嗽。患者常合并黏稠鼻涕倒流感,咳嗽时可能出现恶心反射。急性鼻炎发作期可见咳嗽与鼻部症状同步加重。可尝试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控制炎症,配合连花清瘟胶囊缓解上呼吸道症状。

4、清嗓式咳嗽

鼻腔分泌物在咽后壁积聚形成异物感,引发频繁清嗓动作或短促咳嗽。检查可见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及黏液附着。这类症状在慢性鼻炎伴咽炎患者中尤为突出。需避免用力咳痰造成声带损伤,可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稀释黏液,配合咽炎片减轻局部炎症。

5、痉挛性咳嗽

过敏体质患者在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可能出现突发性痉挛性咳嗽,伴随鼻痒、连续打喷嚏等IgE介导的过敏反应。严重时咳嗽呈犬吠样,与气道平滑肌收缩有关。需检测过敏原并规避接触,急性发作期可雾化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口服西替利嗪糖浆控制症状。

鼻炎相关咳嗽的日常管理需保持室内湿度40-60%,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减少尘螨积聚。饮食避免冰冷辛辣食物刺激咽喉,过敏患者应限制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鼻腔冲洗建议使用35-37℃生理盐水,每日1-2次。若咳嗽持续超过4周或出现黄绿色脓性分泌物,需排查是否合并鼻窦炎或下呼吸道感染。运动选择室内游泳等湿度较高的项目,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冬季外出可佩戴温热口罩减少温差刺激,同时监测峰流速值评估气道反应性。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耳朵上面有个眼往外流脓

耳朵上方出现瘘孔伴脓液渗出,通常与先天性耳前瘘管继发感染有关,也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等疾病引起。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脓液培养和影像学检查,明确感染源后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或手术引流。

1、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

胚胎发育异常导致的耳前瘘管易藏匿细菌,继发感染时会出现红肿热痛及黄色分泌物。急性期需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局部抗感染,严重者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反复发作者需手术切除瘘管,术前需完善颞部CT明确瘘管走向。

2、化脓性外耳道炎

挖耳损伤或污水入耳引发外耳道细菌感染,除瘘孔溢脓外常伴耳道肿胀和听力下降。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联合盐酸洛美沙星乳膏,伴发热者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治疗期间保持耳道干燥,避免使用棉签掏耳。

3、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

中耳炎脓液穿透乳突部骨质形成耳后瘘管,脓液常具臭味并伴耳鸣。急性期需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局部配合硼酸酒精滴耳液。鼓膜穿孔持续流脓者,待感染控制后需行鼓室成形术。

4、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

耳周皮脂腺堵塞形成的囊肿感染破溃后,可形成经久不愈的脓瘘。初期可用鱼石脂软膏外敷,已化脓者需切开引流,术后每日用碘伏消毒换药。易复发者建议完整切除囊肿包膜。

5、结核性淋巴结炎

耳后淋巴结结核破溃形成寒性脓疡,脓液稀薄含干酪样物。需联合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局部行病灶清除术。治疗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全程用药需持续6个月以上。

日常应避免挤压瘘孔或自行清理脓液,淋浴时用防水耳塞保护患处。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C片和蛋白粉促进组织修复。若出现发热、头痛或脓液突然增多,需立即复诊排除颅内并发症。婴幼儿患者家长应注意避免患儿抓挠患处,定期用生理盐水棉签轻柔清洁周围皮肤。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