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子宫收缩恢复时间通常为6-8周,具体时间与分娩方式、个体差异等因素相关。
自然分娩后子宫收缩速度较快,产后1周子宫底可降至脐耻之间,2周后缩回盆腔,6周左右基本恢复至孕前状态。剖宫产因手术创伤及子宫切口愈合需求,收缩时间可能延长1-2周。哺乳行为会促进缩宫素分泌,加速子宫复旧。产后需观察恶露变化,血性恶露持续3-4天转为浆液性,10-14天后变为白色恶露,若超过4周未净或出现异味需警惕感染。适度活动如凯格尔运动有助于盆底肌恢复,但应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
产后42天需进行妇科检查,通过超声评估子宫复旧情况。若存在胎盘残留、子宫内膜炎等并发症,可能需药物干预如益母草颗粒、缩宫素鼻喷雾剂,或行清宫术。日常注意会阴清洁,避免盆浴,饮食可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摄入,促进组织修复。
服了黄体酮没来月经可能与药物吸收异常、内分泌失调、妊娠、卵巢功能异常、子宫内膜病变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用药方案、激素检查、妊娠排查、影像学评估等方式处理。
1、药物吸收异常
黄体酮需在特定条件下吸收,胃肠功能紊乱或服药时间不当可能影响药效。表现为服药后仍无撤退性出血,可能伴随腹胀或消化不良。建议家长观察服药时间是否固定,避免与食物同服影响吸收。医生可能调整为黄体酮胶囊阴道给药或更换为地屈孕酮片。
2、内分泌失调
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等疾病会干扰孕激素作用。可能出现痤疮、体毛增多等症状。需检查性激素六项和甲状腺功能,确诊后可联合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周期,或甲磺酸溴隐亭片降低泌乳素。
3、妊娠状态
妊娠时外源性黄体酮不会诱发月经。需通过血HCG检测排除妊娠,尤其是有无保护性行为者。若确诊妊娠,需评估黄体酮补充必要性,避免盲目停药导致先兆流产。
4、卵巢功能异常
卵巢早衰或围绝经期患者对黄体酮反应降低。常伴有潮热、阴道干涩等症状。建议家长陪同进行抗苗勒管激素检测,必要时采用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黄体酮胶丸建立人工周期。
5、子宫内膜病变
宫腔粘连、内膜结核等疾病使内膜无法对孕激素产生反应。可能继发闭经或经量锐减。需通过宫腔镜检查确诊,轻度粘连可行宫腔粘连分离术,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预防复发。
服药期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剧烈运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限制生冷辛辣食物。若超过预期时间1周仍无月经来潮,建议家长陪同至妇科复查超声和激素水平,不可自行增加药量或更换药物。记录基础体温变化有助于医生判断排卵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