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婴儿耳后有个鼓包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婴儿耳后有个鼓包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冬
周冬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婴儿耳后鼓包可能由淋巴结炎、皮脂腺囊肿、先天性鳃裂囊肿或脂肪瘤引起,需结合触诊和影像学检查明确性质。

1、淋巴结炎

耳后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或局部皮肤感染,表现为黄豆大小可移动包块,伴轻度压痛。家长需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挤压,感染控制后多可消退,医生可能建议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2、皮脂腺囊肿

毛囊堵塞导致皮脂潴留形成囊肿,触诊有弹性感且与皮肤粘连。家长应注意避免摩擦刺激,继发感染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较大囊肿需门诊行切除术。

3、鳃裂囊肿

胚胎发育残留形成的先天性包块,质地柔软且位置较深。建议家长观察生长速度,若持续增大或影响外观,需小儿外科手术切除,术前需超声检查明确范围。

4、脂肪瘤

良性软组织肿瘤触诊呈分叶状,生长缓慢。家长无须特殊处理,定期监测大小变化即可,极少数影响功能的病例需手术干预。

发现婴儿耳后包块应避免热敷或按摩,记录包块大小变化,哺乳期母亲需忌辛辣刺激食物,合并发热或包块迅速增大时需及时儿科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儿童眼白有灰斑是怎么回事

儿童眼白出现灰斑可能与结膜色素沉着、结膜下出血、先天性黑色素细胞增多症、巩膜葡萄肿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眼科就诊明确病因。

1、结膜色素沉着

长期紫外线暴露或轻微外伤可能导致结膜上皮黑色素沉积,表现为无症状灰斑。无须特殊治疗,家长需注意孩子户外活动时佩戴防紫外线眼镜。

2、结膜下出血

揉眼或碰撞可能导致结膜毛细血管破裂,初期呈红色淤血,吸收期转为灰褐色。可遵医嘱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等促进吸收。

3、先天性黑色素细胞增多症

胚胎期黑色素细胞异常迁移形成良性色素斑,多伴随皮肤咖啡斑。需定期复查,若增长迅速可考虑激光治疗,家长需记录斑块变化情况。

4、巩膜葡萄肿

先天性巩膜变薄透见脉络膜颜色,可能伴随高度近视。需进行验光检查和眼底评估,必要时使用阿托品滴眼液控制近视进展。

日常避免孩子揉眼或强光刺激,保证维生素A和叶黄素摄入,定期进行视力筛查,发现斑块增大或视力下降需立即复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