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手背肌腱粘连如何进行锻炼

| 1人回答 | 27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手背肌腱粘连如何进行锻炼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熊革
熊革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手背肌腱粘连可通过被动牵拉训练、主动屈伸训练、抗阻训练、热敷辅助训练及器械辅助训练等方式改善。肌腱粘连通常由外伤、炎症或术后制动等因素引起,表现为活动受限、局部疼痛等症状。

1、被动牵拉训练

由他人或健侧手缓慢牵拉粘连肌腱至最大活动范围,保持10秒后放松。适用于早期粘连,可帮助分离纤维组织。训练时避免暴力拉扯,防止肌腱撕裂。若出现明显疼痛需立即停止。

2、主动屈伸训练

通过手指握拳-伸展动作反复刺激肌腱滑动。每组15次,每日3组。动作需缓慢均匀,重点在伸展末端稍作停顿。长期坚持能增强肌腱弹性,适合轻中度粘连。

3、抗阻训练

使用橡皮筋或握力器进行阻抗练习,从低阻力开始逐步增加。每周递增10%负荷,促进胶原纤维有序排列。注意训练后冰敷15分钟,减轻炎症反应。

4、热敷辅助训练

训练前用40℃热毛巾敷15分钟,提高组织延展性。热敷后立即进行屈伸训练效果更佳。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烫伤,糖尿病患者慎用。

5、器械辅助训练

采用CPM持续被动活动仪或手指分离器进行规律训练。器械可提供稳定牵拉力,适合术后6周内的康复。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调整角度和频率。

锻炼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促进代谢废物排出。饮食增加三文鱼、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帮助减轻肌腱炎症。避免提重物或突然发力动作,睡眠时可用支具保持功能位。若锻炼3个月无改善或疼痛加剧,需及时复查超声评估粘连程度。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一般多久能治好吗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治疗周期通常需要3-6个月,具体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分型及治疗反应有关。该病属于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需长期规范治疗以控制症状并预防关节损害。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治疗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于少关节型患者,若早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混悬液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症状可能在3个月内得到缓解。多关节型患者需更长时间,通常需要4-6个月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如柳氮磺吡啶肠溶片配合生物制剂注射。全身型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皮疹等全身症状,治疗周期可能延长至6个月以上,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控制急性炎症。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炎症指标,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药方案。物理治疗如关节功能锻炼应贯穿全程,有助于维持关节活动度。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需坚持规范治疗并定期复诊,日常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受凉,保证充足营养摄入特别是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游泳等低冲击锻炼。若出现关节肿胀加重或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长期随访对评估疾病活动度和调整用药至关重要,多数患儿通过规范治疗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