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胫腓骨骨折手术后腿发胀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胫腓骨骨折手术后腿发胀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宏
李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胫腓骨骨折手术后腿发胀可能与术后组织水肿、静脉回流受阻、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淋巴回流障碍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抬高患肢、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抗凝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1、术后组织水肿

骨折手术过程中软组织损伤会导致局部炎症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水肿。表现为患肢均匀肿胀,皮肤紧绷但无发红发热。早期可抬高患肢15-30度促进静脉回流,配合冰敷减轻炎症反应。若持续肿胀超过3天,需考虑使用七叶皂苷钠片、地奥司明片等改善微循环药物,或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2、静脉回流受阻

长期制动或石膏固定可能压迫静脉血管,表现为小腿后侧及踝关节凹陷性水肿。可能与腓肠肌泵功能减弱有关,可通过踝泵运动每日300-500次促进回流。严重者需使用弹力袜或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必要时静脉注射注射用盐酸川芎嗪改善血液循环。

3、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时会出现局部红肿热痛伴全身发热,肿胀范围多局限在伤口周围。需立即进行切口引流及细菌培养,根据结果选择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或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同时配合硫酸镁湿敷缓解局部肿胀。

4、深静脉血栓

表现为突发性单侧下肢广泛肿胀,伴小腿肚压痛和Homans征阳性。需紧急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确诊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或口服利伐沙班片。绝对禁止按摩患肢,需卧床制动避免血栓脱落。

5、淋巴回流障碍

手术损伤淋巴管会导致蛋白质-rich液体积聚,形成非凹陷性水肿,皮肤呈现橘皮样改变。可通过低频脉冲电刺激促进淋巴循环,配合手法淋巴引流。严重者需口服迈之灵片或注射用复合辅酶改善淋巴管功能。

术后应保持患肢抬高超过心脏水平,每日进行足趾屈伸运动200-300次。观察肿胀是否向近心端发展或出现呼吸困难等肺栓塞征兆,术后2周内避免热敷。饮食需控制钠盐摄入,适当补充含钾食物如香蕉、菠菜等,若肿胀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发绀需立即返院复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半月板损伤怎么锻炼好

半月板损伤可通过适度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练习、平衡训练、低冲击有氧运动等方式进行锻炼康复。半月板损伤通常由运动损伤、退行性病变、外力撞击、长期劳损、关节不稳等原因引起。 1、适度运动:选择低冲击的运动方式如游泳、骑自行车,避免对膝关节造成过大压力。游泳时水浮力可减轻关节负担,骑自行车时注意调整座椅高度,保持膝关节微屈。每周进行3-4次,每次30分钟为宜。 2、力量训练:加强大腿前侧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力量,有助于稳定膝关节。可进行直腿抬高、靠墙静蹲等练习。直腿抬高时平躺,单腿伸直抬高至45度保持5秒,每组10次。靠墙静蹲时背部贴墙,膝盖弯曲至90度保持30秒,重复3组。 3、柔韧性练习:通过拉伸提高膝关节周围肌肉的柔韧性,增加关节活动度。可进行站立位小腿后侧拉伸、仰卧位腘绳肌拉伸等。每个动作保持30秒,重复3次,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过度拉伸。 4、平衡训练:改善本体感觉,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可进行单腿站立、平衡板训练等。单腿站立时保持30秒,逐渐增加至1分钟。平衡板训练从静态平衡开始,逐步过渡到动态平衡。每周练习2-3次,每次10-15分钟。 5、低冲击有氧运动:选择对膝关节压力较小的有氧运动,如水中步行、椭圆机训练等。水中步行可在泳池中进行,水深至腰部,以正常步速行走20分钟。椭圆机训练时保持上身直立,膝盖微屈,每次20-30分钟。每周进行3-4次。 半月板损伤的康复锻炼需要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负重。建议在专业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个性化训练计划。饮食方面可增加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鱼皮、猪蹄,补充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拉伸,注意保暖防寒。若出现疼痛加重或不适,应及时就医调整训练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