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判断智齿是否长正需结合口腔检查和影像学评估,主要观察是否有{正常萌出无阻生}、{邻牙无压迫}、{咬合关系正常}、{牙龈无红肿}、{无反复炎症}等表现。建议出现异常症状时及时就医。
1、正常萌出无阻生
正位智齿通常能完全萌出至咬合平面,牙冠未被牙龈完全覆盖,与对颌牙形成稳定咬合。若智齿倾斜或水平阻生,可能仅部分露出牙龈或完全埋藏于颌骨内,需通过口腔X光片确认位置。阻生智齿易导致食物嵌塞,增加邻牙龋坏风险。
2、邻牙无压迫
长正的智齿与第二磨牙间应保留至少1-2毫米间隙,不会推挤邻牙导致牙列拥挤或牙根吸收。若出现邻牙疼痛、松动或移位,可能提示智齿压迫。临床常用锥形束CT评估智齿与邻牙的解剖关系,早期干预可避免邻牙损伤。
3、咬合关系正常
正位智齿应与对颌同名牙形成尖窝相对的咬合接触,咀嚼时受力均匀。若智齿过长、错位或对颌缺牙,可能导致咬合创伤,表现为咀嚼无力、颞下颌关节弹响。功能性咬合评估可通过咬合纸测试辅助诊断。
4、牙龈无红肿
正常萌出的智齿周围牙龈呈淡粉色,质地坚韧无渗出物。若冠周牙龈反复红肿、溢脓或形成盲袋,提示冠周炎,多因阻生智齿清洁困难导致细菌感染。急性期需局部冲洗上药,慢性炎症反复发作建议拔除。
5、无反复炎症
正位智齿不易引发反复感染或囊肿。若出现颌面部肿胀、张口受限、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可能继发颌骨骨髓炎或含牙囊肿。影像学检查可发现骨密度改变或透射影,此类情况需手术摘除病变组织并拔除智齿。
日常应注意智齿区域清洁,使用单束牙刷或冲牙器清理盲袋。避免过硬食物刺激牙龈,每6-12个月进行口腔检查。若智齿萌出期间出现持续疼痛、异味或溃疡,应及时就诊评估。备孕前建议完成智齿相关问题的处理,避免妊娠期急性炎症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