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9次阅读
褥疮出现绿色渗出可能由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坏死组织分解、混合感染、伤口恶化、特殊用药反应等原因引起。褥疮又称压力性溃疡,可通过清创处理、抗生素治疗、伤口护理、营养支持、手术干预等方式治疗。
1、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导致绿色渗出的常见原因,该菌产生的绿脓菌素会使渗出液呈现黄绿色。患者可能伴有腐臭味、伤口周围红肿热痛等症状。治疗需采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剂、头孢他啶注射剂等抗生素,配合银离子敷料控制感染。家长需每日观察伤口变化,避免患儿抓挠。
2、坏死组织分解
褥疮局部坏死组织分解时,血红蛋白降解产物与空气接触后可能产生绿色化合物。常见于深度溃疡伴黑色焦痂脱落阶段,渗出物可能粘稠并含组织碎片。需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外敷糜蛋白酶溶液促进溶痂,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加速创面修复。建议家长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减压。
3、混合感染
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可能导致渗出液颜色异常,除绿色外可能夹杂灰白或黄色。典型表现为渗出量增多伴体温升高,伤口边缘出现蜂窝织炎。需取分泌物培养后联用莫匹罗星软膏和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严重时需静脉输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家长需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4、伤口恶化
III-IV期褥疮继发感染时,深部组织坏死可导致渗出液颜色改变。可能伴随窦道形成、皮下捻发音等体征。除规范换药外,需考虑负压引流治疗,必要时行溃疡清创术。可配合口服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改善贫血状态。建议患者增加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摄入。
5、特殊用药反应
局部使用含银、碘等成分的敷料时,药物与渗液发生化学反应可能产生绿色物质。通常无臭味且患者无全身症状,需与感染鉴别。停用相关药物后改用无菌凡士林纱布覆盖,观察颜色变化。家长需记录用药与渗出变化的对应关系供医生参考。
褥疮护理需建立定时翻身记录,使用减压垫减少骨突部位压力。每日检查皮肤时注意温度、颜色、湿度变化,发现渗液异常立即就医。饮食应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2-1.5克蛋白质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C片剂和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促进胶原合成。保持室温24-26℃避免患者因寒冷减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