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手术后下咽癌能说话吗

|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手术后下咽癌能说话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手术后下咽癌患者能否说话需根据手术范围和喉部功能保留情况决定。部分患者术后可保留语言功能,但可能出现声音嘶哑或音量降低;全喉切除患者需通过食管发音或电子喉等替代方式发声。

下咽癌手术对语言功能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肿瘤位置和手术方式。肿瘤局限于单侧且未侵犯喉部重要结构时,医生可能采用部分喉切除术,术后声带和构音器官保留较好,患者可通过气流振动声带正常发声,但可能因声门闭合不全出现气息声。若肿瘤侵犯范围较广需行全喉切除术,术后患者失去自然发声能力,需通过食管发音训练或借助电子喉装置重建发音功能。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构音障碍,与手术创伤、局部水肿或神经损伤有关,多数在3-6个月康复训练后改善。

全喉切除患者需建立新的发音方式。食管发音通过吞咽空气后挤压食管壁振动产生基础音,需专业语言治疗师指导训练周期较长。电子喉通过颈部皮肤振动传递人工声源,发音清晰度较高但需设备支持。气管食管穿刺发音术可在气管与食管间建立瘘管,气流直接通过振动食管黏膜发声,效果接近自然语音但需手术植入发音钮。部分患者因术后放疗导致咽部组织纤维化,可能影响替代发音效果。

术后语言康复需多学科协作管理。建议患者在耳鼻喉科医生评估后,早期介入语言治疗师指导的发音训练,配合吞咽功能锻炼减少误吸风险。家属应参与康复过程,学习辅助沟通技巧。保持呼吸道湿润有助于改善发音质量,避免吸烟饮酒等刺激因素。定期复查监测肿瘤复发情况,心理支持对适应新的交流方式尤为重要。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脑垂体瘤只影响泌乳素吗

脑垂体瘤不仅影响泌乳素,还可能引发多种内分泌功能紊乱和神经系统症状。脑垂体瘤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通常由基因突变、环境因素、激素水平异常等原因引起。 1、泌乳素异常:脑垂体瘤中泌乳素瘤最为常见,患者可能出现泌乳素水平升高,女性表现为月经紊乱、泌乳,男性则可能表现为性功能减退。治疗可通过药物如溴隐亭片2.5mg/次,每日1次或卡麦角林片0.25mg/次,每周2次控制泌乳素水平。 2、生长激素异常:部分脑垂体瘤会分泌过多生长激素,导致成人肢端肥大症或儿童巨人症。患者可能出现手脚增大、面容改变等症状。药物治疗包括奥曲肽注射液0.1mg/次,每日3次或兰瑞肽注射液120mg/次,每4周1次。 3、促甲状腺激素异常:脑垂体瘤可能影响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患者可能出现心悸、体重变化、疲劳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甲状腺功能状态调整,如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50μg/次,每日1次或甲巯咪唑片10mg/次,每日3次。 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异常:脑垂体瘤可能导致库欣综合征,表现为体重增加、高血压、皮肤变薄等症状。治疗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或使用药物如米托坦片500mg/次,每日3次控制症状。 5、神经系统症状:脑垂体瘤增大可能压迫周围神经组织,导致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治疗需通过手术如经蝶窦手术或开颅手术切除肿瘤,缓解压迫症状。 脑垂体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饮食均衡,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同时定期复查内分泌功能和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