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打完五联疫苗后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打完五联疫苗后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陆海英
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接种五联疫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局部红肿、发热、食欲减退、烦躁哭闹、嗜睡等。五联疫苗可同时预防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多数不良反应程度较轻且可自行缓解。

1、局部红肿

注射部位可能出现发红、肿胀或硬结,通常直径不超过3厘米。这与疫苗成分刺激局部组织有关,一般无须特殊处理。避免抓挠或热敷接种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若红肿持续扩大或伴有化脓,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可能。

2、发热

部分受种者可能出现38℃左右的低热,通常持续1-2天。发热是机体免疫应答的正常反应,可适量增加水分摄入,采用物理降温方式。体温超过38.5℃或持续超过48小时,应考虑其他感染因素,需就医明确病因。

3、食欲减退

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暂时性食欲下降,与免疫系统激活有关。建议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避免强迫进食,通常24-48小时内食欲可自行恢复。若伴随频繁呕吐或腹泻,需警惕胃肠炎等疾病。

4、烦躁哭闹

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异常哭闹、易激惹,多与接种疼痛或不适感相关。可通过拥抱安抚、分散注意力等方式缓解。若持续哭闹超过3小时或伴随尖叫、抽搐等异常表现,需紧急就医排除严重神经系统反应。

5、嗜睡

部分儿童接种后会出现睡眠时间延长、精神萎靡,属于疫苗反应的常见表现。保证充足休息即可,但需密切观察意识状态。若出现叫不醒、呼吸急促或面色苍白等异常,应立即送医评估。

接种后应留观30分钟以监测急性过敏反应,回家后注意休息并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观察体温变化。若出现高热不退、抽搐、呼吸困难、全身皮疹等严重反应,需立即就医。日常可记录不良反应持续时间及特点,为后续疫苗接种提供参考。哺乳期母亲接种后无须中断喂养,但需观察婴儿有无异常表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梅毒抗体弱阳性是什么意思?

新生儿梅毒抗体弱阳性通常提示母体梅毒螺旋体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需结合非特异性抗体检测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可能由母体感染未彻底治疗、孕期未规范筛查或实验室假阳性等因素引起,临床处理需通过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等进一步确诊。

1. 母体感染未彻底治疗

孕妇既往感染梅毒但治疗不彻底时,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IgG可经胎盘传递给胎儿,导致新生儿检测呈弱阳性。此时需检查孕妇既往治疗记录,若孕妇曾接受规范青霉素治疗且无复发迹象,新生儿可能仅需随访观察。若孕妇治疗史不完整,新生儿需进行脑脊液检查排除神经梅毒,必要时使用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治疗。

2. 孕期未规范筛查

部分孕妇在妊娠期间未接受梅毒血清学筛查或筛查时机过晚,可能导致抗体水平处于临界值。这类情况需追溯孕妇孕早、中、晚期血清学检测结果,若孕妇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滴度持续升高,新生儿需按先天性梅毒进行预防性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普鲁卡因青霉素。

3. 实验室检测假阳性

新生儿血液中残留的母体抗体可能干扰检测结果,尤其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更易出现弱阳性假象。建议2-3个月后复查抗体滴度,若抗体持续存在或上升需考虑感染可能,可配合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辅助诊断。

4. 被动抗体转移

母体梅毒特异性抗体IgG可通过胎盘被动转移至胎儿体内,这种生理性转移通常伴随抗体滴度逐月下降。临床需每月监测新生儿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滴度变化,若6个月内未转阴或滴度上升4倍以上,需启动注射用青霉素钠治疗。

5. 先天性梅毒感染

当新生儿出现肝脾肿大、皮疹、贫血等典型症状合并抗体弱阳性时,高度提示活动性感染。除血清学检查外,应进行长骨X线检查骨骺线异常、角膜裂隙灯检查间质性角膜炎,确诊后需立即使用注射用青霉素G治疗10-14天。

对于梅毒抗体弱阳性新生儿,家长应配合完成每月的血清学随访监测,喂养时注意观察有无黏膜斑、脱皮等皮肤表现。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与未治愈患者共用衣物。哺乳期母亲若处于梅毒活动期需暂停母乳喂养,直至完成规范治疗且非特异性抗体转阴。所有确诊病例的性伴侣均需同步接受筛查和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