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肌肉酸痛,是受伤的表现吗?怎样做,才能缓解?

运动后第二天起床时,那种“酸爽”感想必大家都体验过。下楼梯要扶着墙,打个喷嚏都能牵扯到酸痛的肌肉,这种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其实是你身体正在变强的信号!
一、肌肉酸痛不等于受伤
1、酸痛与拉伤的区别
运动后24-72小时出现的肌肉酸痛属于正常现象,通常表现为肌肉僵硬、轻微肿胀。而运动损伤的疼痛往往立即出现,且伴随关节活动受限或刺痛感。
2、酸痛的科学原理
剧烈运动会导致肌纤维出现微小撕裂,这种微损伤会引发炎症反应。身体在修复过程中,肌肉会变得比原来更强壮,这就是健身常说的“超量恢复”原理。
二、缓解酸痛的4个妙招
1、冷热交替疗法
运动后立即冰敷15分钟,24小时后改用热敷。冷敷能减少炎症反应,热敷则促进血液循环。用保鲜膜包裹冰袋避免冻伤,热水袋温度控制在40℃左右最佳。
2、低强度恢复运动
第二天进行游泳、慢走等低强度运动,能加速乳酸代谢。注意运动强度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左右,时长不超过30分钟。
3、补充优质蛋白
运动后30分钟内摄入20克乳清蛋白,能提供肌肉修复所需原料。搭配香蕉等富含钾的食物,可以帮助缓解肌肉痉挛。
4、筋膜放松技巧
用泡沫轴滚动酸痛部位,每个部位持续30秒。注意要缓慢滚动,遇到特别疼痛的点可以停留5秒深呼吸。
三、预防酸痛的关键要点
1、做好动态热身
运动前进行10分钟动态拉伸,如高抬腿、开合跳等。热身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效果最佳。
2、遵循10%增量原则
每周运动强度增加不超过10%,给肌肉足够适应时间。突然增加训练量最容易引发严重酸痛。
3、注意运动后拉伸
完成主要训练后,每个大肌群静态拉伸30秒。重点拉伸当天训练的目标肌群,保持呼吸均匀不要憋气。
肌肉酸痛其实是身体给你的情书,它在悄悄告诉你:“我正在变得更强壮呢!”掌握这些方法,既能享受运动带来的改变,又能和酸痛说拜拜。记住,如果疼痛持续超过5天或出现关节肿胀,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