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每天晚饭后散步的人,不出6个月,身体或有5种改变!

晚饭后瘫在沙发上刷手机?你可能正在错过最简单的“长寿药”!科学家跟踪调查发现,坚持饭后散步的人群,身体悄悄发生着令人惊喜的变化。这些改变不用花一分钱,只需要每天抽出30分钟,连健身房都不用去。
一、肠胃功能明显改善
1、促进食物消化
散步时腹肌的规律收缩相当于给肠胃做按摩,能帮助食物更快通过消化道。特别是容易胀气的人,饭后走动20分钟,腹胀感会明显减轻。
2、减少胃酸反流
直立行走的状态让重力帮助胃内容物留在胃里,比立刻躺下减少50%的反酸几率。有轻度胃食管反流的人,建议饭后散步时保持上身挺直。
二、血糖水平更稳定
1、提升胰岛素敏感性
肌肉运动时对葡萄糖的利用率提高,能降低餐后血糖峰值。糖尿病患者坚持饭后散步,血糖波动幅度平均减小20%。
2、预防脂肪堆积
当血糖处于较高水平时,多余糖分容易转化为脂肪储存。散步消耗部分血糖,直接减少了脂肪合成的原料。
三、心血管系统受益良多
1、调节血压效果显著
温和的有氧运动能让血管保持弹性,长期坚持可使收缩压降低5-10mmHg。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快走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为宜。
2、改善血液循环
下肢肌肉的收缩像“第二心脏”一样促进静脉回流,预防久坐导致的血流淤滞。特别适合经常腿肿的办公室人群。
四、睡眠质量大幅提升
1、调节褪黑素分泌
适度的体力消耗能巩固生物钟,尤其建议在日落后1-2小时散步。注意避免睡前3小时剧烈运动,以免神经过于兴奋。
2、缓解焦虑情绪
散步时的节律性运动刺激内啡肽分泌,这种“快乐激素”能减轻压力。把散步路线选在绿化好的地方,效果会加倍。
五、意想不到的认知改善
1、增强记忆力
运动时增加的脑部血流量,特别有利于海马体这个记忆中枢。有研究显示,定期散步的老人认知衰退速度减慢35%。
2、激发创造力
放松状态下的散步能让大脑进入“默认模式网络”,很多灵感都是在散步时突然闪现的。遇到工作瓶颈时,不妨先出去走一走。
刚开始可以从10分钟起步,慢慢增加到30分钟。穿宽松衣物和缓冲好的运动鞋,带上一瓶温水。注意散步前不要吃太饱,七分饱最合适。如果遇到雾霾天,改成室内原地踏步同样有效。养成这个习惯后,你会发现自己不仅身材变紧实,连情绪都阳光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