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再次成为关注对象?医生提醒:吃鸡蛋时,千万多留意这几点!

鸡蛋确实是个营养宝库,但关于它的谣言和误区也从未停止。今天就让我们拨开迷雾,看看这个日常食材到底该怎么吃才科学。
一、关于鸡蛋的3个常见误区
1、土鸡蛋比普通鸡蛋更有营养?
实验室检测数据显示,土鸡蛋和普通鸡蛋在蛋白质、维生素等主要营养成分上差异微乎其微。土鸡蛋的蛋黄颜色更深主要是因为散养鸡吃的食物更多样,但这对营养价值影响有限。
2、鸡蛋不能和豆浆一起吃?
这个说法源于豆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但经过煮沸的豆浆中这种物质已经失活。鸡蛋和豆浆搭配不仅能提供优质蛋白,还能实现氨基酸互补。
3、溏心蛋更有营养?
实际上,蛋黄凝固的温度(70℃左右)正好是沙门氏菌被杀灭的温度。为了安全起见,建议蛋黄至少加热到凝固状态。
二、吃鸡蛋的4个实用建议
1、数量把控
健康成年人每天1-2个鸡蛋是安全范围。对于血脂异常人群,可以适当减少蛋黄摄入量,但不必完全舍弃。
2、烹饪方式选择
水煮蛋的营养保留最完整,煎蛋虽然美味但油脂含量较高。蒸蛋羹适合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但要注意控制盐的添加量。
3、新鲜度判断
将鸡蛋放入水中,平躺的是新鲜蛋,直立的是存放1周左右的蛋,浮在水面的建议丢弃。鸡蛋冷藏可以延长保鲜期,但不要清洗后存放。
4、特殊人群注意
鸡蛋过敏者要严格避免;胆结石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要限制摄入;术后恢复期人群建议从蛋黄开始尝试。
三、关于鸡蛋保存的冷知识
1、存放时应该尖头朝下
这样可以让气室保持在正确位置,延长保鲜时间。
2、不要放在冰箱门上
频繁开关导致的温度波动会影响鸡蛋品质,建议放在冷藏室内部。
3、打散的蛋液保存法
如果需要提前打散鸡蛋,可以加少许盐或糖,密封冷藏可保存2-3天。
鸡蛋这个“全营养食品”确实值得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关键是要掌握科学的食用方法。与其纠结各种传言,不如记住一个原则:新鲜、适量、合理烹饪。现在就去检查下你家的鸡蛋存放方式是否正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