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起眼的炒菜习惯,让全家人吃进反式脂肪,难怪血脂升高
科普小医森
发布时间:2025-10-26 10:02
670次浏览
炒菜时那个看似平常的动作,可能正在悄悄往锅里“加料”。很多人习惯等油锅冒烟才下菜,觉得这样炒出来的菜更香,殊不知这个动作正在制造健康隐患。当食用油加热到冒烟时,已经开始产生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物质。

一、炒菜时最危险的3个习惯
1、油温过高产生有害物
食用油加热超过烟点后,不仅会破坏营养成分,还会产生醛类、多环芳烃等致癌物。特别是大豆油、玉米油等烟点较低的油,冒烟时油温往往已达200℃以上。
2、反复使用煎炸油
炸过食物的油舍不得倒掉,过滤后继续炒菜使用。这类油经过高温氧化,反式脂肪酸含量会成倍增加,还会产生大量自由基。
3、炒菜后不清洗锅具
看似干净的炒锅表面,其实附着着氧化的油膜。再次加热时,这些残留油脂会加速劣变,产生更多有害物质。
二、4种最怕高温的食用油
1、大豆油:烟点约160℃
适合凉拌或短时间快炒,长时间高温烹调易产生有害物。
2、玉米油:烟点约170℃
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高温下结构不稳定。
3、葵花籽油:烟点约170℃
富含维生素E,但高温会破坏营养成分。
4、橄榄油(初榨):烟点约190℃
凉拌营养价值最高,炒菜建议选用精炼橄榄油。
三、健康用油的5个黄金法则
1、看烟点选油品
高温爆炒选花生油(烟点230℃)、茶油(烟点220℃);凉拌用亚麻籽油、紫苏籽油。
2、控制油温有技巧
竹筷子插入油锅,周围冒出细小气泡时(约150℃)即可下菜,避免油面冒烟。
3、减少用油小妙招
炒菜前先把食材焯水,可以减少吸油量;使用不粘锅能节省30%用油。
4、正确保存避氧化
油瓶远离灶台,选择深色玻璃瓶分装,开封后最好3个月内用完。
5、定期更换油品种
不要长期只吃一种油,建议准备2-3种油交替使用。
四、这些症状提醒你该换油了
1、炒菜时油烟明显增多
2、食用油出现哈喇味
3、煎炸食物颜色变深过快
4、炒完菜锅底有粘稠残留
5、食用后喉咙发紧发痒
改变一个小习惯,就能为全家人的健康加分。下次炒菜时,记得先把火调小一点,等锅热了再倒油,油温六成热就下食材。好油还要会用,从今天开始跟“冒烟式”炒菜说再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