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头条资讯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渴了喝水”错了?医生告诫:过了73岁,补水要尽量做到这4点

医点就懂 发布时间:2025-07-30 09:23 1241次浏览
关键词:喝水

你以为口渴才喝水就万事大吉?78岁的张阿姨每天雷打不动喝够8杯水,却因为低钠血症进了急诊。年龄增长后,身体对水分的需求和处理能力都在悄悄改变,喝得对才能真养生。

一、老年人喝水的3个认知误区

1、等口渴才补水

口腔干燥感会随年龄减退,等到觉得渴时,身体已缺水2%以上。长期如此会增加血液粘稠风险。

2、盲目追求8杯水

肾脏浓缩功能下降后,过量饮水反而会造成电解质紊乱。体重50公斤的老人每天饮水1500-2000ml足够。

3、用茶和汤替代白水

浓茶中的鞣酸影响铁吸收,煲汤含嘌呤和盐分。每喝一杯茶汤,要额外补充半杯白开水。

二、4个黄金补水时段要记牢

1、晨起空腹时

经过整夜代谢,血液最粘稠时喝200ml温水,能激活胃肠蠕动。注意要小口慢饮避免呛咳。

2、服药前后半小时

服药时水量控制在100ml以内,某些药物需要特定浓度的胃液来分解。

3、午睡起床后

下午3-4点血压波动期,补水能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可加入少许柠檬片调节口味。

4、睡前1小时

入睡前2小时分次饮用100-150ml,避免起夜频繁又防止夜间血液浓缩。

三、特殊情况的饮水方案

1、服用利尿剂期间

每排一次小便补充80-100ml水,同时多吃香蕉补充钾元素。

2、心功能不全者

采用"少量多次"原则,每小时不超过100ml,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3、认知障碍老人

使用带刻度的防呛吸管杯,每天分6-8次完成饮水计划。

四、这样喝水更科学

观察尿液颜色是最直观的方法——淡柠檬色刚刚好。若服用维生素B族导致尿液发黄,可参考排便次数(每天1-2次正常排便说明水量足够)。记住,喝水的温度最好控制在40-50℃,过凉会刺激血管收缩。

高龄不是减少喝水的理由,而是需要更智慧的饮水策略。从今天开始,把手边的水杯换成小容量杯子,设置手机提醒,养成新的饮水节奏。毕竟,身体70%由水构成的机器,需要更精密的养护方式。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