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慢性咽炎

博禾精选结果

胃食管反流会引发慢性咽炎吗

胃食管反流是有可能引发慢性咽炎的疾病。因为胃食管反流的患者会表现为胃内容物非正常的逆行反流,通过食管反流至咽喉部位。而胃内容物中的胃酸等物质会对黏膜造成刺激,长时间的刺激就会引发咽喉黏膜的红肿、充血等症状的改变,造成慢性咽炎的发生。因此对于由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造成的慢性咽炎患者,在治疗时应该首先针对原发病进行处理。患者应该积极的应用缓解胃酸、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进行治疗,控制消化道的持续性反流,慢性咽炎的症状就会有所好转。

感染科慢性咽炎通过什么检查出来

张立红
张立红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慢性咽炎可通过咽部视诊、喉镜检查、血常规检查、咽拭子培养、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诊断。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咽干、咽痒、咽部异物感等症状。

1、咽部视诊

医生通过压舌板观察咽部黏膜状况,慢性咽炎患者可见咽部黏膜充血、增厚,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或伴有黏稠分泌物附着。该检查无创且操作简便,是诊断慢性咽炎的基础手段。

2、喉镜检查

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能清晰显示咽部细微病变,可发现黏膜萎缩、血管扩张等慢性炎症表现,还能排除咽喉部肿瘤等器质性疾病。检查时需将软管经鼻腔插入,可能引起短暂不适。

3、血常规检查

通过抽取静脉血分析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可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慢性咽炎急性发作期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升高,而单纯性慢性咽炎血常规多无异常。

4、咽拭子培养

用无菌棉签擦拭咽部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适用于反复发作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有助于指导抗生素选择。

5、影像学检查

颈部CT或MRI可评估咽部周围组织结构,适用于怀疑存在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邻近器官病变导致的慢性咽炎,或需要鉴别咽喉部占位性病变时。

确诊慢性咽炎后,日常应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减少用嗓过度。可适量饮用罗汉果茶、蜂蜜水等润喉饮品,外出佩戴口罩减少粉尘刺激。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吞咽困难、痰中带血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复诊排除其他疾病。慢性咽炎的治疗需要针对病因综合干预,患者应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自行长期使用含片或抗生素。

儿科小孩慢性咽炎的治疗方法

周小凤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小孩慢性咽炎可通过调整饮食、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药物、雾化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慢性咽炎通常由反复感染、过敏因素、胃食管反流、用声过度、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过冷过热或坚硬食物加重咽喉黏膜损伤。可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猕猴桃,帮助增强黏膜修复能力。避免含糖量高的零食,减少咽喉部细菌滋生风险。每日少量多次饮用温水,保持咽喉湿润。

2、保持口腔卫生

每日晨起及餐后使用温盐水漱口,减少咽部细菌定植。指导儿童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必要时使用儿童专用含漱液。避免共用餐具,定期更换牙刷。对于鼻咽部分泌物倒流患儿,可配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减少咽喉刺激。

3、使用药物

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过敏性咽炎可配合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咽干灼痛明显时,可用开喉剑喷雾剂局部缓解。所有药物需严格按儿科剂量使用,禁止自行调整疗程。

4、雾化治疗

对于伴有气道高反应或痰液黏稠的患儿,可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减轻黏膜水肿。雾化前后需清洁面部,避免药物残留。治疗期间观察是否出现声嘶、胸闷等不良反应,婴幼儿需家长辅助保持正确吸入姿势。

5、手术治疗

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咽炎且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考虑腺样体切除术。胃食管反流导致顽固性咽炎者,可能需进行胃底折叠术。术前需完善电子喉镜等检查,术后需流质饮食并监测出血情况。

家长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湿度,避免儿童接触二手烟、粉尘等刺激物。鼓励适量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但冬季需注意佩戴口罩防寒。若出现持续发热、吞咽困难或呼吸不畅,应立即就医。慢性咽炎易反复发作,需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避免擅自停药。

过敏反应科慢性咽炎的病理改变

张立红
张立红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慢性咽炎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黏膜充血水肿、淋巴滤泡增生、腺体分泌异常、黏膜萎缩或肥厚、上皮细胞增生或化生等。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

1、黏膜充血水肿

慢性咽炎患者咽部黏膜血管扩张充血,黏膜下组织水肿,导致咽部有异物感、干燥感。这种改变多与长期吸烟、饮酒、辛辣食物刺激、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感到咽部灼热、疼痛,尤其在说话或吞咽时症状加重。治疗上需避免刺激因素,可使用复方硼砂含漱液、西地碘含片、银黄含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2、淋巴滤泡增生

咽部淋巴组织在慢性炎症刺激下出现滤泡增生,表现为咽后壁颗粒状隆起。患者常有咽部异物感、痒感,可能伴随咳嗽。这种病理改变多见于反复上呼吸道疾病或胃食管反流患者。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药物促进黏液排出,必要时可进行激光或微波治疗消除增生滤泡。

3、腺体分泌异常

慢性咽炎可导致黏液腺分泌功能紊乱,表现为分泌物增多或减少。分泌物增多时患者常觉咽部有痰黏附,分泌物减少时则感到咽部干燥。这种改变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有关。治疗可使用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稀释痰液,或使用复方甘草口服溶液镇咳祛痰,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湿度。

4、黏膜萎缩或肥厚

长期慢性咽炎可导致黏膜萎缩变薄,腺体减少,或黏膜肥厚增生。萎缩性改变多见于老年人,表现为咽干、灼热感;肥厚性改变则多见于长期刺激因素存在者,表现为咽部组织增厚。治疗上萎缩性咽炎可使用维生素A软胶囊促进黏膜修复,肥厚性咽炎可考虑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5、上皮细胞增生或化生

慢性炎症刺激可导致咽部上皮细胞异常增生,甚至出现鳞状上皮化生。这种改变可能增加癌变风险,需特别警惕。患者常有长期咽部不适症状,检查可见黏膜粗糙或白斑。治疗需彻底去除刺激因素,定期随访,必要时进行病理活检。可使用维生素A酸乳膏局部涂抹,严重者需手术切除病变组织。

慢性咽炎患者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润。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避免过度用嗓。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喉镜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饮食上可多食用梨、蜂蜜、银耳等润喉食物,避免过硬、过烫食物刺激咽部。

耳鼻喉科慢性咽炎的症状是什么

张立红
张立红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慢性咽炎的症状主要有咽部异物感、咽干咽痒、刺激性干咳、咽部灼热感、咽痛等。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

1、咽部异物感

患者常感觉咽喉有东西卡住,咳不出也咽不下,可能与长期炎症刺激导致淋巴滤泡增生有关。这种症状在晨起或说话过多时加重,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硼砂含漱液缓解,或含服西地碘含片。日常需减少辛辣食物刺激,避免过度用嗓。

2、咽干咽痒

因咽部黏膜腺体分泌减少,患者常觉咽喉干燥发痒,需频繁清嗓。环境干燥或空气污染会加重症状,建议使用加湿器改善空气湿度,适量饮用罗汉果茶润喉。若合并细菌感染,医生可能开具银黄含化片辅助治疗。

3、刺激性干咳

炎症刺激使咽部敏感度增高,接触冷空气、烟雾等易引发阵发性干咳,夜间尤为明显。可遵医嘱服用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镇咳,配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鼻咽部炎症。需避免接触二手烟等诱发因素。

4、咽部灼热感

胃食管反流导致的慢性咽炎患者,胃酸刺激常引起咽喉烧灼感,平卧时症状加重。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厘米,医生可能开具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反流性咽炎需同步治疗胃肠疾病。

5、咽痛

急性发作期可出现持续性隐痛,吞咽时加剧,提示黏膜充血水肿。可短期使用地喹氯铵短杆菌素含片消炎止痛,配合生理盐水雾化吸入。若疼痛伴随发热需排查链球菌感染,必要时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慢性咽炎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用淡盐水漱口3次。避免过度清嗓动作,戒烟限酒,冬季外出佩戴口罩。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量食用雪梨、白萝卜等润喉食物。若症状持续2周无缓解或出现呼吸困难、痰中带血等情况,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排查其他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