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眼病

博禾精选结果

红眼病好了要全家消毒吗

考虑是需要的,由于红眼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通过消毒可以起到避免感染的效果。红眼病是感染细菌病毒引发的,严重的情况下,会影响患者的视力功能。患病后需要及时的接受治疗,选择服用抗病毒的药物,搭配抗生素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得到改善。平时还需要严格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期的使用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等,防止发生眼疲劳。

眼科红眼病用什么眼药膏好得快一点

周玮琰
周玮琰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红眼病一般是指急性结膜炎,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眼膏、盐酸金霉素眼膏、氧氟沙星眼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药物。红眼病可能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1、红霉素眼膏

红霉素眼膏适用于细菌性结膜炎,主要成分为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够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使用后可能出现局部刺激感或过敏反应,过敏体质者慎用。该药物对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也有一定效果,但不可长期使用。

2、盐酸金霉素眼膏

盐酸金霉素眼膏对革兰阳性菌引起的结膜炎效果较好,通过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接触口鼻,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该药物可能引起轻微灼烧感,通常不影响继续治疗。

3、氧氟沙星眼膏

氧氟沙星眼膏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多种细菌性结膜炎有效,能阻断细菌DNA旋转酶活性。使用期间应避免佩戴隐形眼镜,可能出现暂时性视力模糊。18岁以下患者及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4、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含抗生素和激素成分,适用于细菌感染伴明显炎症反应的结膜炎。激素成分能快速缓解红肿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升高眼压或诱发白内障。真菌性结膜炎及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禁用。

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针对病毒性结膜炎,通过抑制病毒DNA聚合酶发挥作用。需严格遵医嘱控制用药频次,免疫功能低下者慎用。该药物可能引起短暂刺痛感,用药期间应监测血常规。

红眼病患者用药期间应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眼,毛巾等个人用品需单独使用并定期消毒。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外出时可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饮食宜清淡,多补充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若用药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视力变化,应立即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眼科有红眼病是怎么引起的

王卫
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红眼病通常由结膜炎引起,主要有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物理刺激、化学刺激等原因。结膜炎可能伴随眼部充血、分泌物增多、畏光、异物感、流泪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细菌感染

细菌性结膜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引起,表现为眼睑肿胀、黄色脓性分泌物增多。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药物,同时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眼。

2、病毒感染

病毒性结膜炎常见于腺病毒或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具有较强传染性,症状包括水样分泌物、耳前淋巴结肿大。可遵医嘱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等抗病毒药物,冷敷有助于缓解症状,患者需隔离个人用品。

3、过敏反应

过敏性结膜炎多因花粉、尘螨等过敏原诱发,典型症状为双眼剧烈瘙痒伴透明丝状分泌物。需远离过敏原,遵医嘱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奥洛他定滴眼液等抗过敏药物,冰敷可减轻血管扩张。

4、物理刺激

风沙、紫外线、隐形眼镜佩戴不当等物理刺激可导致结膜充血,常伴随干涩感和轻微刺痛。建议佩戴防护眼镜,使用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不适,避免长时间用眼。

5、化学刺激

游泳池消毒剂、化妆品或烟雾等化学物质接触眼部后,可能引发急性结膜充血和烧灼感。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严重时需就医处理,日常应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

红眼病患者应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注意个人卫生,单独使用毛巾并定期消毒,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视力下降时须立即就诊。儿童患者家长应监督用药,避免交叉感染。

眼科红眼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王卫
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红眼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或污染物品。红眼-手-眼传播、共用物品接触、飞沫传播、医源性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是常见传播方式。

1、红眼-手-眼传播

患者揉眼后未清洁双手,通过握手、触摸他人面部等方式将病原体传播至健康人眼部。腺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可通过此途径快速扩散。建议接触患者后立即用流动水与肥皂洗手,避免用手揉搓眼睛。

2、共用物品接触

患者使用过的毛巾、枕头、眼妆工具等物品可能残留含病原体的分泌物。健康人接触这些污染物后触摸眼部可引发感染。红眼病流行期间应避免共用个人物品,对可能污染的物体表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3、飞沫传播

患者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可能携带病原体,通过空气传播至他人结膜。腺病毒性结膜炎在密闭空间内容易通过此途径传播。在人群密集场所可佩戴护目镜,与患者保持1米以上距离。

4、医源性传播

眼科检查仪器消毒不彻底或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规范,将病原体传播给其他就诊者。使用一次性检查器械、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可阻断该传播链。就诊时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可降低风险。

5、母婴垂直传播

产妇生殖道感染的淋球菌或衣原体,在分娩过程中可能感染新生儿眼部引发新生儿结膜炎。孕期规范筛查治疗生殖道感染,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使用红霉素眼膏预防可有效避免。

预防红眼病需注重个人卫生习惯培养,接触公共物品后避免触摸眼部,出现眼红、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患者应单独使用洗漱用品,分泌物污染的纸巾需密封处理。集体单位发生病例时需对门把手、水龙头等高频接触部位加强消毒。游泳时佩戴密封性良好的泳镜,游泳后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可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