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立医院
植物人合并肾功能衰竭需采取综合治疗,主要包括控制原发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和肾脏替代治疗。植物人因长期卧床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压疮等并发症,而肾功能衰竭会加重代谢紊乱,需通过医疗干预与护理结合改善预后。
针对导致植物状态的脑损伤或神经系统疾病进行干预,如脑外伤后遗症可使用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促进修复,缺血缺氧性脑病可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减轻自由基损伤。原发病稳定有助于减缓肾功能恶化。
定期监测血钾、血肌酐等指标,高钾血症时使用聚苯乙烯磺酸钙散剂口服降钾,代谢性酸中毒可静脉滴注碳酸氢钠注射液。需严格控制液体入量,避免加重心脏负荷。
通过鼻饲提供低蛋白、高热量流质饮食,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g/kg/d,优先选用肾病专用配方营养粉。同时补充复方α-酮酸片帮助利用体内氮质,减少尿素生成。
终末期肾衰需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采用枸橼酸钠抗凝剂降低出血风险。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可选择缓慢持续超滤模式,逐步清除体内潴留毒素。
每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使用气垫床交替减压避免压疮。合并肺部感染时及时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控制炎症,保持呼吸道通畅。
植物人肾功能衰竭的护理需注重口腔清洁、定时翻身拍背、记录出入量。家属应学习导尿管护理技巧,定期更换造瘘口敷料。营养师需根据实验室指标调整膳食配方,避免高磷高钾食物。康复治疗师可指导肢体摆放体位,预防关节挛缩。医疗团队需每月评估治疗有效性,动态调整透析方案。
中日友好医院
植物人痰臭可能存在生命危险,需警惕肺部感染或误吸导致的并发症。植物人因长期卧床、吞咽功能丧失,痰液积聚易滋生细菌,若出现痰液恶臭、黏稠发黄或发热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肺部感染或误吸性肺炎,需立即就医处理。
植物人痰液气味异常通常与细菌感染有关。长期卧床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困难,痰液滞留易引发细菌繁殖,常见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感染后痰液可能呈现黄绿色、带有腐臭味,伴随体温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等表现。此时需通过痰培养明确病原体,并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如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
少数情况下,痰臭可能由误吸胃内容物或坏死组织导致。植物人吞咽反射消失,胃食管反流物或食物残渣误入气道可引起化学性肺炎,痰液带有酸腐味;若合并肺组织缺血坏死,可能出现腐败性恶臭。这类情况往往进展迅速,可能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多器官衰竭,需紧急气管插管清除异物,并行支气管镜灌洗治疗。
植物人护理需定期翻身拍背促进排痰,使用电动吸痰器清理口腔分泌物,床头抬高30度预防误吸。每日观察痰液性状、记录体温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送医。可遵医嘱使用氨溴索注射液稀释痰液,或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减轻气道炎症。营养支持宜选择鼻饲匀浆膳,避免过稠饮食增加反流风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植物人拔除气管插管后存活时间通常为数小时至数天,具体时长与患者基础病情、并发症及生命支持条件有关。
植物人状态多由严重脑损伤导致,患者丧失意识及自主呼吸能力,依赖气管插管维持通气。拔管后,患者可能因呼吸衰竭快速死亡,尤其在脑干功能严重受损时。部分患者若保留微弱自主呼吸,可能通过无创通气短暂维持生命,但多伴随进行性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基础疾病如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等会加速病情恶化。营养状态较差的患者可能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极少数保留部分脑干反射的患者,在严密监护下可能存活较长时间,但需持续气道护理和营养支持。此类情况多见于非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如缺氧性脑病恢复期。医疗团队通常会评估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等指标,但预后仍不乐观。
建议家属在决策前与神经科、重症医学科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患者具体病情。可提前准备镇痛镇静药物缓解痛苦,并做好临终关怀安排。护理期间需保持患者体位舒适,定期清洁口腔,避免误吸和压疮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