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疹子

博禾精选结果

宝宝长热疹子怎么办

宝宝长热疹子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着透气衣物、使用温和护肤品、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热疹子通常由环境闷热、汗液刺激、皮肤屏障脆弱、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清洁干燥

家长需每日用温水轻柔擦拭宝宝皮肤褶皱处,避免汗液滞留。选择吸汗透气的纯棉衣物并及时更换,洗澡后完全擦干颈部、腋窝等部位。

2、穿着透气衣物

家长应选择宽松的纯棉连体衣,避免化纤材质。室温超过26℃时可减少至单层衣物,睡眠时使用透气纱巾替代厚重被子。

3、使用温和护肤品

遵医嘱使用氧化锌软膏、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等药物。涂抹前需清洁患处,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精的婴儿湿巾刺激皮肤。

4、及时就医

若出现脓疱、发热或疹子持续3天未消退,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表现为皮肤红肿渗液。需儿科就诊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治疗。

保持室内温度24-26℃,哺乳后及时擦净宝宝面部奶渍,观察是否对洗衣剂过敏。出现大面积疹子或抓挠破溃应立即就医。

儿科婴儿出疹子的症状及注意事项

周小凤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婴儿出疹子通常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可能伴有发热、瘙痒等症状,常见于幼儿急疹、湿疹、痱子等疾病。家长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观察体温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

1、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多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引起,常见于6-18个月婴儿。初期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持续3-5天后热退疹出,皮疹为玫瑰色斑丘疹,多分布于躯干和颈部。皮疹通常无瘙痒感,1-2天内自行消退。家长需注意监测体温,避免脱水,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退热,皮疹无须特殊处理。

2、湿疹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干燥、红斑、丘疹伴明显瘙痒,好发于面部、肘窝和腘窝。可能与遗传、环境刺激或食物过敏有关。家长需保持婴儿皮肤湿润,使用温和无刺激的婴儿润肤霜,避免过热和过度清洁。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或他克莫司软膏,合并感染时需配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

3、痱子

痱子因汗腺堵塞引起,表现为密集的针尖大小红色丘疹或水疱,多见于颈部、胸背等出汗部位。夏季高发,与穿着过多、环境闷热有关。家长应保持环境通风凉爽,穿着纯棉透气衣物,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后擦干。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避免使用油性护肤品。若出现脓疱需警惕继发感染。

4、麻疹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表现为发热、咳嗽、结膜炎后出现红色斑丘疹,从面部向全身扩散。皮疹初期为淡红色,后融合成片,伴有高热不退。家长需立即就医隔离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抗病毒,配合维生素A软胶囊辅助治疗。麻疹传染性强,未接种疫苗的婴儿需严格避免接触患者。

5、风疹

风疹表现为淡红色细小斑丘疹,先出现于面部后蔓延全身,伴有耳后淋巴结肿大。皮疹3天内消退,可能伴低热。孕妇感染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家长发现症状应及时就医确诊。治疗以对症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缓解症状,注意隔离至皮疹消退后5天。接种麻腮风疫苗可有效预防。

家长需每日检查婴儿全身皮肤,记录皮疹形态、分布和变化情况。保持指甲修剪平整避免抓伤,选择无荧光剂、无香精的洗护用品。哺乳期母亲应避免食用可能致敏食物。皮疹持续超过3天不消退、伴随高热不退、精神萎靡或出现水疱、脓液时,须立即就医。未确诊前避免自行涂抹药膏或使用偏方,疫苗接种应按计划完成以预防传染性出疹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