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童感冒

博禾精选结果

儿童感冒鼻炎绿色鼻涕

儿童感冒鼻炎流绿色鼻涕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常见原因有急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继发感染、腺样体肥大等。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1. 急性鼻窦炎

细菌性鼻窦炎可能导致鼻腔分泌物变稠且呈黄绿色,多伴随面部压痛、头痛等症状。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配合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洗。家长需观察患儿体温变化,保持室内湿度。

2. 过敏性鼻炎继发感染

过敏引发的鼻腔炎症合并细菌感染时,鼻涕可能由清转绿。需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同时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控制炎症。日常应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定期更换床单。

3. 腺样体肥大

肥大的腺样体阻塞鼻腔引流易引发感染,表现为持续绿涕伴张口呼吸。轻症可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减轻水肿,严重者需手术切除。家长应注意患儿睡眠是否打鼾,避免冷空气刺激。

4. 普通感冒并发症

病毒性感冒后期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导致鼻涕变色。若无高热可先观察,必要时使用小儿伪麻美芬滴剂缓解症状。保持充足水分摄入,用温毛巾敷鼻部减轻不适。

5. 鼻腔异物

幼儿误塞异物进入鼻腔可能引发感染性分泌物,需耳鼻喉科医生用专业器械取出。家长发现单侧绿涕伴臭味时须警惕,禁止自行掏挖以免造成二次损伤。

护理期间应保证儿童每日饮水,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观察鼻涕颜色变化及伴随症状,若出现持续发热、精神萎靡或绿涕超过10天未改善,需复查调整治疗方案。注意教会儿童正确擤鼻方法,避免同时按压双侧鼻孔用力。

感冒儿童感冒后淋巴结肿大压疼

王志新
王志新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儿童感冒后淋巴结肿大压痛通常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多数情况下会随着感冒痊愈自行消退。若伴随持续发热、淋巴结快速增大或皮肤发红等症状,需警惕细菌感染或其他疾病可能。

感冒病毒侵入上呼吸道后,邻近的颈部或颌下淋巴结会因免疫细胞聚集而肿大,触摸时有黄豆至蚕豆大小的硬结,轻微活动且边界清晰。这种反应属于机体正常防御机制,压痛程度与感染严重性相关,通常1-2周内逐渐缩小。期间可观察儿童精神状态,若饮食睡眠正常、体温稳定,一般无须特殊处理。

当淋巴结直径超过2厘米、压痛显著加重或持续3周未消退时,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如化脓性淋巴结炎。此时淋巴结质地变硬、与周围组织粘连,皮肤可能出现红肿热痛。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病原体,需通过血常规和超声检查鉴别。EB病毒感染也会导致多组淋巴结肿大,常伴有咽峡炎和眼睑水肿。

建议家长每日测量儿童体温并记录淋巴结大小变化,避免反复按压刺激肿大部位。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减少病原体扩散,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可缓解吞咽不适。若出现嗜睡、拒食或呼吸急促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就医排查川崎病、淋巴瘤等严重疾病。临床常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药物治疗细菌感染,但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肛肠科儿童感冒鼻炎呼吸不了

周小凤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童感冒鼻炎呼吸不了可能与感冒引起的鼻塞、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鼻腔异物等因素有关。感冒鼻炎导致呼吸不畅时,可以通过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使用鼻喷激素、口服抗组胺药物、蒸汽吸入、调整睡姿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1、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鼻腔分泌物和过敏原,缓解鼻塞症状。家长可以使用儿童专用的鼻腔冲洗器,按照说明书操作。冲洗时注意水温适宜,动作轻柔,避免呛咳。对于婴幼儿,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液,每次1-2滴,每日3-4次。

2、使用鼻喷激素

鼻喷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能够减轻鼻腔黏膜炎症和肿胀,改善通气。这类药物需要连续使用一段时间才能见效,家长应遵医嘱规范用药,不要自行增减剂量。使用前需摇匀药液,喷药时避免直接喷向鼻中隔。

3、口服抗组胺药物

对于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可以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这些药物能够阻断组胺作用,减轻鼻痒、打喷嚏和鼻塞症状。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服药后是否出现嗜睡等不良反应,避免与其他感冒药同时服用。

4、蒸汽吸入

蒸汽吸入能够湿润鼻腔,稀释黏液,促进分泌物排出。家长可以在浴室放热水产生蒸汽,让孩子吸入5-10分钟,注意防止烫伤。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医用雾化器,加入生理盐水进行雾化治疗。蒸汽吸入后及时擦干面部,避免着凉。

5、调整睡姿

抬高床头30度左右,采取侧卧位睡觉,有助于减轻鼻塞引起的呼吸不畅。家长可以在孩子背部垫一个小枕头,保持上半身略微抬高。婴幼儿睡眠时需有家长看护,避免俯卧位导致窒息风险。保持卧室空气湿润,温度适宜。

儿童感冒鼻炎期间,家长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饮食上多补充水分,适当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等。避免接触二手烟、粉尘等刺激物。如果孩子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