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贲门失弛缓症的症状主要有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体重下降、夜间呛咳等。贲门失弛缓症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障碍和食管蠕动减弱导致的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
吞咽困难是贲门失弛缓症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进食固体或液体食物时出现梗阻感,症状可能逐渐加重。早期可能仅对固体食物吞咽困难,后期连流质饮食也难以咽下。部分患者会通过改变体位或反复吞咽来缓解症状。长期吞咽困难可能导致营养不良,需通过内镜下球囊扩张或手术治疗改善。
胸骨后疼痛多与食管痉挛或食物滞留有关,表现为胸骨后闷痛或灼烧感,可能放射至背部或肩部。疼痛常在进食后加重,易被误认为心绞痛。若伴随呕吐或反流,疼痛可能暂时缓解。严重时需使用硝酸甘油片或钙通道阻滞剂缓解痉挛,但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食物反流常见于进食后数小时,尤其平卧时未消化的食物可能反流至口腔,带有酸腐味。反流物不含胃酸,与胃食管反流病不同。长期反流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夜间睡眠时需抬高床头。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或莫沙必利片促进排空。
因长期吞咽困难和进食减少,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部分患者因恐惧进食而减少餐量,导致贫血或低蛋白血症。建议选择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需监测体重变化并及时就医评估。
夜间睡眠时食物反流可能误吸入气管,引发阵发性呛咳或呼吸困难,增加肺部感染风险。患者常伴有声音嘶哑或反复呼吸道感染。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减少反流刺激。若出现发热或咳脓痰,可能需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治疗。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应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进食后保持直立位1-2小时。定期复查胃镜评估食管扩张程度,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考虑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或腹腔镜Heller手术。出现持续胸痛、呕血或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就医。
山东省立医院
贲门失弛缓症手术后一般会有疼痛感,但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多数患者可通过镇痛措施有效缓解。
贲门失弛缓症手术后的疼痛通常与手术创伤有关,常见于术后1-3天,表现为切口部位胀痛或牵拉感。腹腔镜手术因创伤较小,疼痛程度较轻,可能仅需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即可控制。传统开胸手术因切口较大,疼痛可能更明显,部分患者需使用阿片类药物如盐酸曲马多缓释片进行阶段性镇痛。术后早期活动、腹带加压包扎等措施有助于减轻疼痛。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持续剧烈疼痛或疼痛突然加重,可能与术后出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相关。若伴随发热、呕血或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联系医生处理。术后疼痛管理多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结合药物与物理疗法,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记录疼痛评分并反馈给医疗团队。
术后恢复期应保持半卧位休息,避免弯腰、提重物等增加腹压的动作。饮食需从流质逐步过渡到软食,避免辛辣、过热食物刺激吻合口。定期复查胃镜评估手术效果,若出现吞咽困难复发或体重持续下降需及时就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贲门失弛缓症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吻合口瘘、胃食管反流、食管狭窄、肺部感染、术后出血等。手术方式不同,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也有所差异。
吻合口瘘是贲门失弛缓症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与手术操作不当、局部血供不足、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必要时行二次手术修补。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控制感染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胃食管反流是常见术后并发症,因贲门括约肌功能受损导致胃内容物反流。患者常表现为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治疗包括抬高床头、少食多餐,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多潘立酮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食管狭窄多因术后瘢痕形成所致,患者出现吞咽困难、进食梗阻感。轻度狭窄可通过食管扩张术治疗,严重者可能需要支架置入。可配合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抑制瘢痕增生,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黏膜,维生素B12片营养神经。
术后卧床、误吸等因素可能导致肺部感染,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需加强呼吸道管理,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抗感染和对症治疗。
术后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与手术创面渗血或血管结扎不牢有关。少量出血可保守治疗,大量出血需手术止血。可静脉使用酚磺乙胺注射液、注射用血凝酶等止血药物,必要时输血补充血容量。
贲门失弛缓症术后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遵循流质-半流质-软食的渐进饮食原则,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胃镜评估恢复情况。如出现持续发热、呕血、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心态,配合医生进行术后康复训练,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可适量食用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羹、嫩豆腐、西蓝花泥、香蕉等,有助于减轻吞咽困难和胃食管反流症状。
一、米粥
米粥富含碳水化合物,质地细腻易吞咽,适合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作为主食。煮至糊化的米粥能减少对贲门的机械刺激,避免食物滞留。建议选择粳米或小米熬煮,避免添加粗纤维食材如糙米。
二、蒸蛋羹
蒸蛋羹提供优质蛋白且无需咀嚼,蛋白质结构受热变性后更易消化吸收。制作时可加入少量温水搅拌,使质地更柔滑。注意避免添加刺激性调料如辣椒、胡椒粉。
三、嫩豆腐
嫩豆腐含植物蛋白和钙质,其凝胶状质地能顺利通过贲门狭窄段。选择内酯豆腐或绢豆腐,可切块后与汤羹同食。避免油炸或麻辣豆腐等烹调方式。
四、西蓝花泥
西蓝花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蒸煮后捣成泥状可保留营养并降低纤维粗糙度。建议与其他软质食物混合食用,单次摄入量不超过100克。
五、香蕉
成熟香蕉含钾离子和果胶,天然软糯质地适合贲门功能障碍者。果胶成分能形成保护性凝胶层,减少胃酸对食管黏膜刺激。避免食用未成熟香蕉以免加重腹胀。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需少食多餐,进食时保持坐立姿势,餐后2小时内避免平卧。所有食物应处理为糊状、泥状或液态,温度控制在40-60℃为宜。避免坚硬、粘性及酸辣刺激性食物,如坚果、年糕、柑橘类水果等。若出现持续吞咽梗阻或胸痛,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球囊扩张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