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冠心病

发布时间:2020-01-0957947次播放

视频内容:

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脂质代谢异常患者、高血压患者、血压分层比较高的患者、长期吸烟的患者、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的患者、肥胖且体力活动较少的人、高脂肪、高热量膳食结构的患者、有家族冠心病和高脂血症史的患者,冠心病的风险会增加。

这些危险因素包括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及更年期以后的女性,还有脂质代谢异常患者,高血压患者,血压分层比较高的患者,长期吸烟的患者,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的患者,肥胖且体力活动较少的人,高脂肪、高热量膳食结构的患者,家族中本身就存在小于50岁的时候就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还有一群家族性的高脂血症患者,年轻的时候就可以罹患冠心病。一些争强性比较强的A型的性格人群,通过研究比其他冠心病患者的发生风险的概率要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冠心病的概述
冠心病的全名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由于血液内脂类物质不断在管状血管内沉积,而产生动脉硬化及斑块,甚至形成局部血栓,导致冠状动脉的管腔严重狭窄阻塞,血流不畅,造成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病,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一种常见病。
五种常见的冠心病的分型介绍
冠心病是一种具有多种分型的内科疾病,在治疗冠心病前首先就要认识冠心病的分型。那常见的冠心病的分型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常见的冠心病的分型。一般,常见的冠心病的分型有:一、隐匿型患者有冠状动脉硬化,但病变较轻或有较好的侧支循环,或患者痛阈较高因而无疼痛症状。这是常见的冠心病的分型之一。二、心
冠心病的并发症有什么
冠心病如果是慢性心肌缺血,病人可以出现心力衰竭或者是心律失常,比如早搏。当发展至心力衰竭的时候,临床常见是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表现。而当病人出现急性心肌缺血,也就是心肌梗死的时候,病人可能会出现一些急性心力衰竭或者低血压,或者是一些严重心律失常。除了早搏之外,也可能出现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这种危及生命急性并发症。再严重一些病人,可能会出现机械并发症,比如心脏破裂、室间隔窗孔,还有二尖瓣乳头肌腱索功能不全或断裂等等,最终病人急性心力衰竭加重。对于这类心肌梗死之后病人,仍有可能会遗留一些慢性心力衰竭表现。有一些病人甚至可能出现室壁瘤,室壁瘤里面也可能会有血栓从而出现一些栓塞,这些都是相对来说比较严重冠心病并发症。
语音时长 01:35

2020-02-24

58644次收听

冠心病能治好吗
冠心病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的冠状动脉的病变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甚至闭塞造成心肌缺血,而这些冠心病的病变是不可能消除的,也就是说冠心病是不可以治愈的,只能通过各种治疗措施控制或延缓病情的进展。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很多,包括几方面的内容,即药物治疗、介入支架治疗、搭桥手术治疗等几种方式,即便是介入支架或手术搭桥,只能解决了心脏大血管的问题,对于细小动脉的狭窄或闭塞病变并不能彻底改善,也就是说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冠心病。对于冠心病除了上述的几种治疗措施之外,对于能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控制。冠心病患者不管采取哪种治疗措施,多应该积极的按时规律的用药控制和改善病情,还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这样才更有利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改善。
语音时长 01:33

2020-01-09

57903次收听

01:53
冠心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多种危险因素可导致冠心病的病理性改变,血脂异常以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最受关注,还有高血压的患者,患本病的发病率也较血压正常的患者高3~4倍,还有吸烟,吸烟可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2~6倍。还有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此外还与肥胖、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这些因素,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不断进展,最终发展为冠心病。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血管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疾病。冠心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及更年期女性。
怎么治冠心病
冠心病的治疗现在也是比较复杂的,因为从目前医学上来讲,冠心病治疗包括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目前内科治疗的一些办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冠脉进行支架治疗。外科治疗主要是根据病变程度,需要外科搭桥,全称叫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解决病人冠脉狭窄的问题。所以内科治疗也可根据病变程度,如果临床症病变不是很严重,可以考虑吃药来度过发病期,通过抗凝、稳定斑块这些药物来治疗并发症。如果病人出现急性心梗或者有血管完全闭塞,要早期放支架,或者是把血栓吸除,进行疏通血管闭塞,支架介入术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办法。但是如果病变累积得比较多,只靠放支架解决不了问题,进一步用外科搭桥。外科搭桥有适应症,可能是多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等等,是比较适合外科搭桥手术。所以关于冠心病的治疗办法是因人而异的。
语音时长 01:35

2020-01-03

52086次收听

冠心病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严格说起来什么食物都可以吃一点,但是不能多。冠心病病人往往都是因为三高加上吸烟、喝酒,家族史,三高、高血压,包括高血脂、高血糖的病人不能吃什么食物,高盐的食物是不能吃,一定吃得清淡一点,不能过分的饱,特别是我们老人,当我们吃饱了以后,我们的血供都会到胃里边,去帮助食物消化,这个时候病人就会出现心绞痛的发作,所以很多病人希望吃完饭以后去遛弯是不可以的,一定到一个小时以后再出去,所以食物不能吃的太多,不能吃的太油腻,不能吃得太咸,而且只能吃个六、七分饱,那么什么食物不能吃?烟熏的食物,大肥肉,还有我们不能胡吃海塞,一定是吃个六、七分饱,每天保证二两瘦肉就够了,一个鸡蛋、一杯奶就够了,其他的东西可以少吃,但是不要多吃,不要说南瓜吃了好,我就使劲吃南瓜,芹菜吃了好,我就吃,尽吃芹菜,都不可以,每天五种不同的蔬菜水果,有糖尿病的病人水果尽量少吃,蔬菜可以吃五种不同的,可能会什么食物都不缺,又补充了营养,我们冠心病的发病率会延缓,你有家族史,也可以延缓发病年龄,延缓病情的进展。
语音时长 01:28

2020-01-02

61541次收听

02:17
冠心病术后吃什么好
冠心病术后吃硝酸酯类药物扩冠治疗,通过阿司匹林和一些他汀类的降脂药物来预防血栓的形成等。冠心病手术的目的是尽早恢复血运的重建,来帮助心肌恢复心脏的供血,但是手术做完动脉硬化的程度并不能因此而减轻,也就是说动脉硬化需要维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尽管建立了旁路或通过支架植入把原来狭窄的地方进行血运重建,但这种动脉硬化程度无法恢复到先前的状态。所以一方面仍然要进行硝酸酯类的扩冠治疗,目的是缓解其他未进行干预的、相对狭窄较轻的冠脉,尽早的改善它的心肌供血情况。另外一定要做好预防,主要是通过阿司匹林和一些他汀类的降脂药物来预防血栓的形成,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01:57
冠心病的前期症状是什么
冠心病的前期可无症状,可表现为剧烈体育活动或重体力劳动后,出现心绞痛症状,休息后或服用扩张冠状动脉药物后可迅速缓解。冠心病的发展是有过程的,前期是指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在75%以内,暂时不需要做干预。这种干预指的是介入治疗。心肌缺血、心绞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当心脏的供血相对或绝对不足时才表现出来。具体症状,是当患者静息的时候,不会有任何不适。当活动达到一定的程度,会出现胸闷或压迫感。比较典型的症状是只要活动,胸骨的中下三分之一就会有憋、闷、压迫的感觉,当休息三分钟到五分钟,这些症状又会消失,也叫不稳定心绞痛的表现,是早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02:21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由各种危险因素,导致心脏上冠脉血管出现狭窄、堵塞、闭塞,引起心脏血管供氧和需氧失衡,会出现一系列心脏相关症状。根据冠心病出现临床症状和临床预后不同,一般分为心绞痛型、心肌梗塞型、无症状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型,猝死,最常见的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性心绞痛。
冠心病什么症状
这种病情的患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它的症状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在日常我们遇到这些胸闷气短的患者,还有就是患者的心脏部位发生心绞痛的话,就能最快速度的判断出来,这是一种什么病症,然后尽快的对患者进行抢救反应,另外这种病情还有一个症状就是会发生心肌梗死的病情。
胸闷气短是什么原因
胸闷气短可能是环境影响导致的,也可能是身心出现了某些疾病,比如,有抑郁倾向,长时间处在不良情绪中,可能会导致胸闷气短;另外患有冠心病,胸壁疼痛,胃食管反流等也会引起胸闷气短,怀孕的女性也常常会有胸闷气短的症状出现。
冠心病要终身吃药吗
冠心病病人必须长期服药,因为在危险因素控制之后,其中的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糖尿病必须要坚持服药,离开药物各种的异常情况都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而且遗传因素占50%到80%左右,而遗传因素无法去除,患者的血脂控制不好斑块就会进展。所以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治疗,作用是疏通血管,改善缺血,解除狭窄,真正的要预防斑块形成,减少血栓发生,必须靠药物治疗。所以冠心病的病人必须要终身坚持服药。
语音时长 00:58

2018-09-29

52947次收听

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什么
现在患冠心病的人越来越多了,冠心病对人体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从而减少冠心病的危害,尤其是在饮食方面,那么,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什么呢?
02:04
冠心病预防措施
预防冠心病第一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采取正确的饮食结构,可以大大降低患心血管病的危险。第二科学锻炼,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是预防冠心病的积极措施。第三多食用谷类和水果纤维,每天通过饮食多摄入10克食物纤维,可使冠心病发作和死亡的风险降低。